日前, 瑞安市發放了2017/2018年度省外糧食生產基地自產稻谷運費補貼,瑞安市順旺植保服務專業合作社及4戶種糧大戶共在省外建設糧食生產基地近萬畝,返運糧食3000多噸,獲得運費補貼金額近60萬元。
瑞安市順旺植保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錢順旺介紹,該合作社2016年開始在江西種植糧食,在江西省高安市共租賃了近5000畝農田。
“選擇在江西省種植水稻,主要是因為當地的農田較多,農田租金較低,而且人工成本也低,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糧食種植成本。”錢順旺說,在當地,每畝農田的租金為400多元,而在瑞安需要700元左右;當地勞動力成本為每人每天100元,而在瑞安要200元左右。
“不過并不是在外省種植糧食利潤就高,因為兩地的補貼政策不一樣。江西省高安市的種糧補貼,是直接補貼給農田的所有者,瑞安則是補給農田的種植者。因此,同樣為租賃農田種植,在瑞安每畝農田每年可額外獲得補貼400多元。”錢順旺說,實際上,對比起來,兩地畝凈利潤差不多,眼下,他更傾向于在瑞安本地種植。
據了解,2016年度瑞安市順旺植保服務專業合作社運回江西糧食生產基地自產秈稻790.78噸,領取補助資金11萬多元。
“補助資金僅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實際上,提高水稻種植的利潤,最佳的方法就是種植優質稻,通過提升稻谷品質,來提升其附加值。”錢順旺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稻谷的質量和口感要求也高了,價格倒成了其次的因素。今年,他正計劃在文成種植約600畝的高山綠色水稻,通過提質來實現增收。
另外,2017年度,瑞安市張少林等4戶種糧大戶在東北租賃了6000多畝農田,共返運東北粳米2268噸,其中符合補貼粳米2118.56噸,折合粳稻3115.53噸,補助資金約46.7萬元。
“都知道東北大米的質量比較好,所以我們選擇東北作為糧食種植地,希望能給瑞安市場帶來優質大米。”張少林說,“而省外糧食生產基地自產稻谷運費補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將糧食賣往瑞安的成本。”
“設置該項補貼,旨在促進瑞安市在省外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保障瑞安市糧食供應和價格穩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那么,省外糧食生產基地自產稻谷運費補貼,具體的補貼標準是怎樣的?該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文件規定,該補貼對象為在省外通過長期租賃、承包土地等方式,建立穩定的糧食生產基地通過市農業局以上認定掛牌,直接從事糧食生產并將自產稻谷在規定期限內調回瑞安市銷售的本市種糧大戶和糧食專業合作社。對按規定運回市內的稻谷,市財政(不包含省補資金)給予每噸150元補貼。每畝稻谷補貼數量不超過500公斤。稻谷加工成稻米運回市內的,按0.68折率折合稻谷計算補貼。
來源:浙江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