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下稱嬰兒特配粉)時要睜大眼睛,你買的可能只是一款固體飲料!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嬰兒特配粉打擦邊球亂象嚴重,其中,僅在嬰幼兒特配粉中占比較小的氨基酸奶粉就有十多款打擦邊球產品,這些奶粉明明是氨基酸配方粉卻以兒科醫生推薦、包裝設計嬰兒化卡通化等元素包裝嬰兒特配粉,而且售價不菲。有專家稱,嬰兒特配粉需要科學研究及臨床試驗支持,嬰幼兒服用“打擦邊球”產品極容易出問題。
市場亂象
通過暗示性包裝、引導性宣傳“打擦邊球”
南都記者在淘寶上用相關關鍵詞進行檢索后發現,當前市面上存在較多在名稱上與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打擦邊球的產品,此次調查發現,40多款配方粉產品疑似有“打擦邊球”現象。其中,無乳糖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和深度水解配方粉等品類出現數量最多。這些產品宣傳的功效與暗示的受用人群都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類似。
這些疑似“打擦邊球”的產品雖然未直接表示其產品針對的人群是嬰幼兒,但卻通過暗示的方法表達了該意思。較多產品在包裝設計上顯得較為童真,例如一款品牌名為“深愛牧場”的無乳糖配方粉,其包裝上就畫了一只卡通熊和卡通兔子。更明顯的如“貝樂能”氨基酸營養配方粉,直接在包裝上印有一個卡通嬰兒形象。此外,許多產品還在產品名稱上做文章,諸如“嬰腹寶”、“氨兒康”、“美贊愛嬰”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還有的產品在店鋪宣傳語上用兒科醫生等進行暗示,其中一款名為凱熹的氨基酸配方粉,店鋪寫著“兒科醫生推薦”字樣。此外,貝樂能氨基酸營養配方粉則更隱晦,稱“崔玉濤(一著名兒科醫生)推薦搭配益生菌”。而南都記者觀察發現,已經通過注冊的嬰兒特配粉均會在瓶身寫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這類產品的淘寶客服均表示,自家特殊配方不分年齡段、“無年齡限制”,嬰幼兒可以食用這些產品。在記者詢問“昱臣”氨基酸配方營養粉的客服四個月的寶寶是否可以喝該產品時,客服回復:“可以的,這個沒有年齡段的,過敏就可以喝”。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營造”嬰兒配方粉外,這些聲稱是特配食品的產品多數竟然執行的是固體飲料標準,其中,“種太陽倍安敏”“呵恩”“美贊愛嬰”等包裝上標注著執行標準“g b /t 29602”,而該標準是針對固體飲料的國家標準。
國家2016年3月曾頒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南都記者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查詢到,目前全國共有24款產品通過配方注冊。其中以氨基酸配方奶粉為例,目前通過注冊的嬰兒氨基酸奶粉只有一款,而我們調查中發現有近10款疑似打著嬰兒氨基酸奶粉旗號的產品。
名詞解釋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7年8月解讀稱,適用于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包括無乳糖配方食品或者低乳糖配方食品、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者氨基酸配方食品、早產或者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食品、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食品和母乳營養補充劑等。
企業回應
多數企業不承認自己產品是特配粉
隨后,南都記者試圖以消費者的身份聯系部分產品廠家了解更多情況,發現多數涉事企業不承認自己產品是特配粉。
其中,貝樂能的相關人員表示,其產品使用的是企業標準而非國家標準,“我們沒有走特殊配方注冊的那個(路線),我們是直接把公司要生產這款奶粉的標準拿去申請,同意后給了我們一個企業標準。當記者表示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無法查到注冊信息時,該人員回應:“你不要去找配方注冊,配方注冊是查嬰兒奶粉的,你直接查我們的生產許可證或產品名稱。”
在聯系“呵恩”的工作人員時,該工作人員承認了其產品是可以給嬰幼兒食用的,而面對產品是否有申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的問題,其回復:“因為走的是固體飲料標準,不需要每個配方都注冊。”在之后的相關回答中,她表示其產品屬于“功能性食品”,既不是奶粉,也不屬于特配。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以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為例,他說,如果冒牌或打擦邊球產品給過敏寶寶吃了,達不到效果甚至還會引起過敏癥狀,并提醒,真正過敏的寶寶一定要讓兒科醫生診斷,確診后再在正規渠道購買品牌特配粉才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17年6月公布的特配食品注冊細則中規定,申請特配食品的企業產品注冊申請要求包括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申請書;產品研發報告和產品配方設計及其依據;生產工藝材料;試驗樣品檢驗報告;研發、生產和檢驗能力證明材料等9項證明性文件。
市場前景
產品利潤高市場容量大
為何企業頻打特配粉擦邊球?宋亮指出,主要是高利潤驅使。他告訴南都記者,特配粉毛利達50%-60%,比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高出20%。而上述調查發現的疑似打特配粉擦邊球的產品多在售價上高于普通奶粉,例如“優脫敏”是338元/400g,“氨兒康”251元/400g,“貝樂能”308元/400g,都與官方認證的嬰兒特配粉價格相似。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發起的《中國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的統計數據,2歲以下家長自報曾發生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疾病癥狀的嬰幼兒比例高達40.9%,2歲以下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總患病率為12.3%。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統計,全球每年特配食品的消費總額為560億-640億元,市場規模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尼爾森數據預測,中國特配食品市場銷售將持續增長,其中牛奶蛋白過敏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20%,目前市場容量約為12億元,到2021年有望達到22億元。
宋亮指出,此前特配粉配方集中在雀巢、達能、美贊臣等跨國企業,隨著國產品牌圣元、貝因美等特配粉通過注冊且獲得生產許可證,國產品牌也加入特配粉市場競爭。目前通過注冊的24個特配粉中,有5款是國產品牌。
據悉,目前,中國嬰兒特配粉市場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業內一致認為,其正成為企業迅速擴容的又一重要細分市場。
采寫:南都記者黃芳芳
實習生馬文琪
來源:南方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