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打擊防控“山寨”食品推進實施方案》,指出通過嚴厲打擊制售“山寨”食品行為,有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該活動將農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列為整治重點,將方便食品、保健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等消費量大、少年兒童和老年人需求旺盛的食品品類列為重點品類;食品產業集中區、農村市場、城鄉接合部、醫院周邊等列為重點區域。
將重點查處食品假冒(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信息)、侵權“山寨”(食品包裝標識、文字圖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誤導消費者)、 “三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生產許可)、劣質(以次充好、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等)、超過保質期等違法違規行為。
執法人員將從市場末端入手,突出重點對象、重點區域、重點品類、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采取日常檢查、飛行檢查、“雙隨機”抽查檢查等方式,持續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排查清查,倒追倒查生產源頭,下大力全面治理“山寨”食品。
對發現涉嫌問題食品,既檢查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檢查涉嫌不正當競爭、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等違法違規行為,對違法生產經營者以及為其提供商標、廣告、認證、包裝等服務的經營者,依法進行全鏈條查處。做到一案多查、重典治亂。并實行大案要案掛牌督辦,一案一報,限期辦結。
還將組織發動被侵權的大型企業,廣泛搜集案件線索和典型案例,指導幫助其將涉嫌侵權案件坐實打準,維護合法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與公檢法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實施黑名單管理、行業禁入等聯合懲戒措施,讓違法違規分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方案》明確,在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和生產經營不規范行為,整改率達到100%;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查處率達到100%;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率達到100%,務求工作實效。
據悉,活動將一直持續到今年11月。
來源:長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