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幼兒園食堂必須配備專門的食品留樣柜和留樣盒,不能用食堂食材儲藏的冰箱和一次性包裝盒代替,而且食品留樣要安排專人負責,每個樣品不少于125克,留樣時間不低于48小時”,4月2日,宿州市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西關所負責人在轄區舉辦的幼兒園食堂管理人員培訓會上說。在場的參訓人員紛紛在筆記本上記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要點。
當日,在區一幼會議室,西關所組織轄區13家幼兒園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召開2019年度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改約談暨培訓會議。會議通報了前期春季校園食堂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集體約談幼兒園負責人,強調了整改時間節點,還對食堂安全管理制度、臺賬資料及硬件設施的提升改造做了指導,現場形成約談記錄13份。
約談加培訓是強化責任意識的重要抓手
行政約談是監管部門履行行政指導職責的重要手段,也是進一步壓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有效措施。西關所組織的約談會只是埇橋區加強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埇橋區市場監管局高度注重行政約談工作,形成了規范化的餐飲服務經營企業約談制度,突出程序規范、問題導向、責任落實,通過集體約談和個別約談,有效規范校園食堂餐飲服務經營行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培訓食堂相關管理人員,也是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意識的有效措施。3月2日,區局聯合教體局邀請省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監管處領導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從工作原則、主要問題、日常管理及預防餐飲食品中毒主要措施四個方面講解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全區各類學校校長、食堂分管或承包負責人等400余人參加培訓。于此同時,各基層所也開展了針對轄區學校負責人、食堂經營和從業者的培訓,有的鄉鎮還邀請分管領導親臨現場、一起學習;組織觀摩活動,讓學習更直觀,3月11日,城東所組織8所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到區直幼兒園八里校區進行現場觀摩交流,4月2日下午,在集體約談會后,西關所負責人也組織參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區一幼的食堂。通過觀摩活動,既讓參訓人員更直觀的了解學校食堂功能區間、設備等硬件規范建設,以及索證索票、消毒、留樣的規范操作,又能加強食堂負責人之間的交流,為提高學校食堂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加強監督檢查為校園食品安全撐起保護傘
在今年春季開學季,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教體局印發《2019年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方案》,部署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校園食堂全覆蓋檢查,食堂自查自糾、基層所全覆蓋檢查、聯合檢查組重點抽查等分步開展,查問題、消隱患、促整改,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強化了責任和主體意識。校外食品安全同樣不容忽視,區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校園周邊整治,各基層所分別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檢查:埇橋所將校園周邊200米以內“五無”經營行為的整治作為近期工作重點,實行分組包干,逐戶排查,排查各類經營戶86戶,檢查學校(幼兒園)食堂5家,小飯桌6戶,食品經營戶54戶,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14份,查扣三無食品43袋;時村所、大澤鄉所開展校園食堂及周邊專項檢查,與食堂簽訂安全責任書,督促校園周邊餐飲食雜店亮照亮證經營;苗安所開展校園周邊流動攤點整治行動,對校園周邊的流動攤點基本情況、經營性質、經營時段全面調查摸底,有針對性地勸導攤販,清理長期占道、屢教不改的攤販,共清理街道及校園周邊亂擺攤設點20余處;北關所、時村所到街道社區、校園等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講活動,受到師生歡迎。在“3.15”晚會后,區局迅速安排部署“問題”辣條的清查行動,基層所紛紛出動,對校園周邊超市、食雜店開展拉網式檢查,嚴防“問題”辣條在轄區流通。
下一階段,區局將進一步加強同教育主管部門、公安、司法等部門的協作,在學校及周邊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宣傳教育、普法執法等活動,不斷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構筑校園食品安全防火墻,讓食品安全工作的弦愈繃愈緊。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