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吐新綠,又到山間采茶時。不過,你買的茶正宗嗎?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兩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中,一家茶行在淘寶店上賣“西湖龍井”、在實體店里賣“安吉白茶”,均被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權利人起訴侵權。其中,涉安吉白茶商標侵權案已經判決,該茶行被判停止侵權,賠償1.45萬元,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
安吉白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本案原告安吉縣農業局茶業站,正是第1511897號和第14982232號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人。
被告是位于上海浦東三林的茗茶行,自2011年開始經營,營業面積約25平方米。2017年5月12日,原告在該店鋪內購得安吉白茶禮盒一盒,并經公證證據保全。該禮盒為紙板質地,內有鐵盒分裝茶葉共五盒,在紙板包裝盒和鐵盒上均印有縱向排列的“安吉白茶”和“珍稀”、“特產”字樣。
原告認為,這家店長期銷售帶有“安吉白茶”標識的茶葉并未經過批準,茶葉也不是來自該產區,導致相關公眾誤認混淆,侵害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根據規則,使用上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須提出書面申請并審核批準,且相應的茶葉商品須符合特定條件,包括茶葉的生產地域范圍為安吉縣全部行政區劃范圍內,品質和采制方法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安吉縣農業局茶業站在庭審中說。
原告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5萬元。被告茗茶行則辯稱,被告銷售的茶葉上標注的是“安吉珍稀白茶”,并非原告的注冊商標,因此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本案所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經合法注冊,現均處于注冊有效期內,原告所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依法應受保護。由于原告的實際損失和被告銷售侵權商品的獲利均難以確定,法院基于在案證據,考慮原告商標知名度、被告侵權規模等因素,酌定了上述賠償數額,并駁回原告其余訴訟請求。
來源:勞動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