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記者從省人民檢察院獲悉:去年以來,陜西省檢察機關嚴厲打擊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采取專項立案監督的形式,重拳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共起訴涉嫌假冒侵權犯罪219件372人。
2018年以來,陜西省檢察機關以食品藥品安全為重點,開展了3次危害食品藥品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摸排了一批有案不移、有案不立和以罰代刑的線索。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犯罪46件50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49件53人。全省檢察機關共起訴涉嫌假冒侵權犯罪219件372人,其中制售偽劣產品犯罪171件299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48件73人。
陜西省檢察機關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類刑事犯罪,堅持從上線到下線、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環節,全方位全程依法嚴厲打擊,掛牌督辦案件,強化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犯罪嫌疑人李某伙同王某以工業醋酸冒充食用醋酸銷往西安等地的食醋生產廠家,廠家將其假冒食用醋酸勾兌成食醋后向市場銷售。此案性質惡劣,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省檢察院進行了掛牌督辦。2018年9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判處兩名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6個月和1年10個月。省檢察院還掛牌督辦了延安“2·27”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紫陽縣人民檢察院公訴部門與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緊密配合,成功辦理了徐某等銷售假藥案,在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公訴后,又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合并審理后,認定徐某等10人構成銷售假藥罪,均判處了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并要求各被告在公共媒體上賠禮道歉并召回所銷售的假藥進行銷毀。
來源:陜西傳媒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