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龍蝦’是一張閃亮的名片,這張名片不應僅僅屬于潛江,要進一步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品牌。”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潛江市市長龔定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動能。產業發展一定要根據當地實際,走對路子。2019年,“潛江龍蝦”產業將進一步培育壯大“朋友圈”,實現“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在更大范圍、與更多企業共建共享共用。大力提升“潛江龍蝦”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占據產業發展制高點,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一只蝦,一座城。龔定榮介紹,近年來,潛江市依托本地資源稟賦,持續發力,著力打造蝦稻產業,實現了特色產業與園林水鄉的完美對接融合,已經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育、生態養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飲、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小龍蝦全產業鏈。從蝦到蝦稻、從出口到內銷、從線下到線上,潛江小龍蝦產業產值超320億元,“潛江龍蝦”品牌已在9縣市共用。潛江蝦稻產業也已從做產品、擴規模向做品質、強品牌的方向跨越。
龔定榮說,2019年,潛江將主要做好“三篇文章”,著力將“潛江龍蝦”培育成國家級品牌,真正把蝦稻產業打造成千億集群產業。
首先要做好品牌營銷文章。潛江市將實施產業“走出去”戰略,通過品牌聯盟、戰略合作、共建共享等方式,提升“潛江龍蝦”品牌在我國乃至世界上的影響力和認可度;推動“潛江龍蝦”品牌和標準向市外延伸;深度挖掘“潛江龍蝦”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講好“潛江龍蝦”品牌故事;始終堅持“養蝦先養水、好水養好蝦”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全域水體連通工程,蝦稻種養基地全部實現“清水灌田”,推動蝦稻產業與保護環境完美結合,以產業生態發展倒逼環境改善,以環境改善保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其次是做好雙輪驅動文章。潛江將堅持潛江稻蝦、潛江蝦稻雙輪驅動,更大限度釋放潛江蝦稻品牌效應,實現蝦、稻平衡發展,力爭蝦稻共作畝平效益達到1萬元以上;加強龍蝦種苗、投入品、醫藥用品、保健食品、生物功能材料等種養品種研發、農產品品質提升及高附加值產品的技術研發力度,最大限度挖掘小龍蝦精深加工這個“大金礦”;做大做強蝦稻米加工業,把“潛江蝦稻”打造成中國生態大米領軍品牌。
還要做好產業融合文章。集并整合小龍蝦各類資源,提供小龍蝦收購、生產、倉儲、銷售、運輸等一條龍服務;暢通冷鏈鮮活運輸車輛運送通道;繼續做大小龍蝦餐飲、電商、物流等產業,持續推進“萬師千店”工程;將潛江建成全國有名的小龍蝦文化創意中心;推動“潛江龍蝦+文創+節會+體育+科技+餐飲+田園綜合體”等全面融合;把蝦稻共作基地建設和高標準農田整治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結合起來,著力將其打造成集旅游觀光、美麗鄉村、生態宜居的示范樣板。作者: 何紅衛 樂明凱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