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特派北京記者 李媛) “叮咚,您的外賣到了,請您注意查收。”對年輕人來說,外賣這個詞并不陌生,取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普通場景。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外賣”這一行業因其種類全、送貨快、價格低的優點,已成為年輕一族以及忙碌工作者的便捷就餐方式,外賣平臺入駐商戶呈現出井噴式發展趨勢。
在調研中,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王二虎發現,由于在線外賣屬于比較新的餐飲模式,平臺和相關部門很難做到全方位監督,因此在全國各地暴露出來的關于網絡訂餐“黑作坊”“小作坊”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的網友評論稱,“線上高大上線下黑作坊”。
外賣商戶質量參差不齊 配送過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在王二虎的調研中發現,外賣商戶質量參差不齊,餐廳后廚很容易變成“問題外賣”的產出地,再加上配送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很容易讓群眾吃上不安全、不健康的食物。
“由于外賣平臺準入門檻低、把關不嚴,一些食品小作坊生產場地與生活居所常常一起混用,與污染源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對食品小作坊從設置到生產加工過程的管理,還沒有一套系統的管理制度。”王二虎認為,這主要是表現在生產環境上。
“有的甚至使用劣質食品原材料。”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外賣商戶大打“價格戰”,惡性競爭,一味追求低價格,降低生產成本、犧牲產品質量,采用過期、變質的原材料制作餐飲食品,甚至出現對外賣和堂食區別對待等現象。
一次性餐具質量也良莠不齊,有些商家為了節約成本,采用了廉價的包裝盒、不潔一次性筷子等餐具,久而久之會給用戶健康造成損害。“外賣箱清潔不徹底導致的外賣二次污染,有些外賣平臺在配送過程中,一味追求速度,卻忽視了直接接觸用戶餐品的外賣箱的清潔和保護。”王二虎說。
“還有就是外賣配送員素質參差不齊,隨意放置餐品。”王二虎告訴記者,一些餐廳自己招募的送餐員和廚師并未辦理健康證就已上崗。
建立統一的網絡訂餐全過程信息追溯管理平臺
針對外賣食品存在的安全問題,王二虎認為,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加大外賣食品小作坊整治力度方面,王二虎有著具體的想法。“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外賣食品小作坊的監管重心應放在督促其升級改造上。”王二虎說,最終要使食品小作坊達到“生產操作間劃分合理、環境整潔、人員健康、衛生條件良好、設施設備完好、制度記錄健全、原輔材料采購渠道合法、添加劑使用規范”的目的。
“嚴把網絡食品經營平臺的準入制度。”外賣平臺要嚴格把關經營者的“一照兩證”,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許可證。堅持對無證違規經營行為實行雙懲處,既處理外賣經營者,也處理外賣平臺。
建立完善市場監管、城管、公安等部門相關聯合監督執法機制和訂餐平臺—用戶—管理部門三方信息互通互聯機制,以形成有效監管體系。
“我認為,還應該建立統一的網絡訂餐全過程信息追溯管理平臺。”王二虎建議,積極探索建立外賣食品電子追溯體系,對小作坊食品原料購進、成品銷售以及日常監管等關鍵環節實時在線記錄,將網絡訂餐各環節信息、送餐人員信息等與追溯體系串聯,建立可視化平臺全流程跟蹤,使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飪、餐廚廢棄物管理等重點環節以及備餐、分餐場所等重點場所直觀可視,使消費者、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可以通過系統終端對食品安全進行溯源查詢。
來源:西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