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婧
在朝陽區(qū)管莊路上,一家全時便利店近日重新開門迎客,店員對每一位進店顧客說著“歡迎光臨”,換了新主人的全時便利店正在嘗試“重生”。作為城市生活離不開的商業(yè)業(yè)態(tài),“小而美”的便利店近年來成為一大“風口”,各大品牌連鎖店忙著跑馬圈地。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眾多深入社區(qū)的傳統夫妻店,目前依然是難以撼動的商業(yè)存在。
跑馬圈地被敲警鐘
“去年年底來購物,半個店都是空的。”家住管莊的陳女士經常帶女兒到附近的藝術培訓班上課,藝術培訓班樓下就有一家全時便利店,她發(fā)現,這家店地理位置極佳,但卻經常缺貨。
近日,大門上“裝修整頓 暫停營業(yè)”的通知被取下,這家全時便利店重新打開了大門。記者注意到,店里依舊有三分之一的貨架空空蕩蕩,但已經開始供應熱餐。工作人員介紹,店里的商品都是公司統一供貨,這幾天正在補貨。
雖然門店還是原來的門店,但已經換了主人。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其股東資金鏈問題影響,全時便利店陷入窘境,最終,其在北京、天津、成都的連鎖門店全部打包出售給了山海藍圖,華東、重慶兩地的全時便利店則由外資便利店品牌羅森接手。
起步于2011年的全時便利店曾首創(chuàng)內資便利店的重資產運營模式。2016年,全時便利店超過好鄰居,成為北京市場門店數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到去年7月,全時已經拓展至北京、天津、南京等10個城市,門店數近800家,其中近一半都在北京。但快速開店并沒有換來穩(wěn)定的發(fā)展,重資產模式也成了累贅。全時的教訓,也對便利店跑馬圈地式的擴張敲響了警鐘。
經營狀況冰火兩重天
城市里為什么需要便利店?經常加班到深夜的白領或許最有發(fā)言權。“有時下班很晚,其他餐館都關門了,只有7-11還亮著燈,那一刻覺得很溫暖。”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說,24小時便利店的存在更像是一種陪伴。
相比大型超市,便利店的價格并不占優(yōu)勢,但由于開在路邊,可隨買隨走,便利店成為快節(jié)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全時便利店曾在2017年立下未來五年實現“100個城市,100萬個終端”的戰(zhàn)略目標。便利蜂用兩年時間,已在北京等4個城市開設了近600家店,今年將以兩倍于之前的速度繼續(xù)開店。蘇寧小店去年僅在北京就開了500家店,今年計劃再開500家。
但光鮮的數字背后,便利店的經營狀況參差不齊。朝陽北路上的褡褳坡地鐵站向東千米距離,分布著7-11、全時、蘇寧小店、便利蜂4家便利店。記者昨天中午走訪發(fā)現,7-11和便利蜂店里陸續(xù)有顧客前來購物,多數是來買熱餐,全時和蘇寧小店則鮮有人光顧。
相比之下,7-11和便利蜂的商品種類更全,進店后商品琳瑯滿目,貨架上沒有閑置區(qū)域,而全時便利店大部分貨架都未填滿,蘇寧小店甚至有小部分貨架閑置。
業(yè)內人士分析,一些品牌在快速擴張時,忽略了內部的精細化運營和自我造血能力。相比之下,注重精細化運營的7-11開店速度更加保守——進入北京15年,目前僅擁有254家門店。
“夫妻店”仍是強大力量
便利店的壓力不僅來自于競爭者,還有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近日,7-11試行非24小時營業(yè)的消息在業(yè)內引起轟動。
據了解,7-11正在考慮是否修改24小時營業(yè)的原則,日本7-11將從3月中旬開始,依次在日本10家直營店把營業(yè)時間縮短至早上7點到晚上11點,預定試行期間至少將持續(xù)幾個月。在中國,有部分7-11便利店已經實行16小時營業(yè)制。24小時便利店縮短營業(yè)時間,主要是因為夜間客流太少,需要節(jié)省人力成本。
事實上,經營成本上升一直是整個行業(yè)面臨的難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fā)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便利店行業(yè)的運營成本正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相比之下,傳統“夫妻店”似乎顯得更加靈活,盤踞在小區(qū)深處,靠夫妻兩口子就能撐起一個小店。貨圈全微數實驗室年初發(fā)布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相比“夫妻店”,加盟便利店租金壓力更大。以北京為例,67%的加盟便利店月租金超過5000元,“夫妻店”中這一比例僅為57%。有76%的加盟便利店選擇在8點前開始營業(yè),只有44%的夫妻店在8點前提供服務。48%的加盟便利店在零點后依然營業(yè),而堅持到零點后的夫妻店只有22%。整體來看,加盟便利店的坪效更高,但13%夫妻店卻通過自身努力和有效的店鋪管理將坪效提高到2000元以上,不比便利店遜色。
近兩年,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就選擇了收編“夫妻店”的形式進軍便利店市場。這些店鋪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從互聯網平臺進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夫妻店”假貨泛濫的問題。因此,“夫妻店”依舊是便利店市場上的強大力量。201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夫妻店”貢獻了所有零售渠道40%的出貨量。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分析,資本市場暴露的問題警示整個便利店行業(yè)的企業(yè)需要提高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綜合能力,企業(yè)應更加關注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