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溧陽市市場監管局以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創建為契機,以解決餐飲業油煙污染、食品小作坊散亂污為突破口,構建綜合管理新機制,統籌安排,全力推進,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審慎審查,市場準入構筑新防線。餐飲業油煙擾民、食品小作坊散亂污問題涉及眾多部門,部門聯動、部門協作是唯一途徑。經過摸索,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統一領導、多部門協同、市場監管局把關的市場準入審批機制。市場監管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制定了《溧陽市餐飲行業建設標準》、由市場監管局注冊窗口一次性將標準提前告知申請者,避免申請人因選址不當造成經濟損失。市場監管、水利、環保、城管等部門全程參與新申請餐飲單位、食品小作坊選址及設施現場聯合審查,確保所有獲證照單位選址及設施都符合現行標準和要求,杜絕了污染擾民問題。二是靶向整治,精準執法標注新高度。根據整治方案“依法關閉一批、整治改造一批、提檔升級一批”的總要求,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下,市場監管局牽頭相關部門,認真組織調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進行合理分析研判,嚴格按照標準實施整治。對愿意整改和提檔升級的,主動指導,確保達到整改標準;對依法予以關閉的,做好思想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加大幫扶力度;對拒不整改的,堅決予以取締。3249戶餐飲單位,86戶食品小作坊在三個月的集中整治時限內全部完成了關閉、整改、提檔升級目標。三是宣傳引導,文明經營凝聚新概念。在面上,通過上門發放、媒體宣傳等形式,宣傳整治工作目標、文明經營要求,動員經營戶和業主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在點上,以管區、路段為單位,召開相關經營業主座談會,面對面溝通協調,消除業主顧慮。
餐飲業油煙治理、食品小作坊綜合整治作為創建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市的重要措施,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三贏格局:餐飲業油煙、食品小作坊散亂污問題的基本解決,為溧陽市“263”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31戶餐飲單位建成了陽光餐飲,3073戶餐飲單位、食品小作坊按照油煙排放標準、食品安全標準整改到位,居民油煙投訴大幅下降,餐飲單位食品安全質量、文明經營意識得到明顯提升,群眾更加吃得放心。南渡金淵市場、上興留云村食品小作坊加工集中區,竹簀食品攤販集中區相繼建成,產量和銷售較各業主單干時增加了20%。食品小作坊園區化發展、集中式監管之路,既解決了食品小作坊散亂污問題,也極大地提高了食品小作坊的經濟效益。
(溧陽市市場監管局供稿)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