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市政署持續推動澳門食品業界提升食安水平,針對近年網上訂餐趨勢,日前分別約見澳門3家主要網絡訂餐及外賣配送服務平臺營運商,提醒業界完善自主食安管理,為雇員提供衛生指引及培訓,更須備有安全且衛生的配送設備,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的安全及衛生。
出問題業者須負法律責任
會上,3家營運商分別介紹了目前行業發展概況,包括網絡訂餐平臺、供餐場所、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餐飲配送流程等。
澳門市政署提醒,配送服務在整個食品銷售過程中起關鍵作用,若因配送環節出現問題,業者也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故網絡訂餐及外賣配送服務平臺營運商,也須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規經營運作。
例如,對每一宗配送服務備有可供查閱的紀錄(如:食品制造及供貨商、運送時間、發貨點、目的地等),以便有需要時供權限部門追查貨源及流向;更須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內部管理制度,為配送人員提供包括配送流程及時間、食品貯存溫度、高風險食品的配送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配送設備的清潔守則等作業指引;更須備有安全衛生的配送設備等,以確保食品安全及衛生。
為協助業界履行經營責任及消費保障,澳門食品安全廳編制了“食品衛生操作指南——網上訂購餐飲及外賣配送服務篇”,并鼓勵業者安排配送員報讀恒常開辦的“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基礎班”,借此提升雇員的食品安全及衛生意識。
消費者收貨時須謹慎察看
澳門市政署同時呼吁消費者,須清楚訂購外賣食品可能存在的食安風險,收貨時必須謹慎查看食品包裝是否完整,留意保存溫度是否適當。
若對食品質量存疑,消費者應立刻向配送員或商戶反映,拒絕收貨,以確保食用安全。若經清楚檢查確認收貨后,即食食品亦應盡快食用,避免增加受污染或變壞的風險。
針對上述注意事項,營運商也應通過自身渠道或平臺,清晰告知消費者,提醒消費者須注意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