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春節臨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各地的“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厚。隨著夷陵區主動對接宜昌主城,夷陵城鄉百姓的年貨采購也悄然改變:各鄉鎮此起彼伏的“年貨節”,催動著人們匆匆趕集的腳步;連鎖大超市開到了家門口,農家多了海鮮、紅酒、熱帶水果;“團年飯”從火塘屋換到了大酒店,一家人輕松又快樂。
1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宜昌市首屆鄉村社戲廟會暨品牌農產品直銷會在夷陵區龍泉古鎮拉開帷幕,為廣大市民帶來了酒水副食、果蔬干貨、冷鏈生鮮、精品糧油、特色“年味”、扶貧特產等年貨盛宴。
為進一步保障“年貨節”食品安全,全方位守護安全的“年味”,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前謀劃、周密部署,把節前食品安全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有機結合。在活動前一周,對龍泉古鎮及其周邊所有食品經營戶開展地毯式排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食品,對違法行為一律立案查處?;顒赢斕欤咽称钒踩焖贆z測車開進了活動現場,并設置了咨詢點,為群眾答疑解惑,耐心回答食品安全的熱點問題,受理舉報投訴。同時,通過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現場為群眾檢測了油麥菜、香菜、干蝦皮、桂圓等“年貨節”熱銷商品,當即向群眾公布了快檢結果,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的“年夜飯”。
龍泉古鎮“年貨節”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只是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全面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1月初,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做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夷陵區快速反應,全面啟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目標是全面嚴厲打擊生產經營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收繳一批假冒偽劣食品,處理一批“山寨”食品商標侵權案件,移送一批違法案件,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營造強力震懾氛圍,到2019年春節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同時,以專項整治為契機,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全面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夯實農村食品監管基礎,不斷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
自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為擴大整治范圍,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與區工商、質監等市場監管部門構建聯動機制,形成整治合力,切實維護了農村群眾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食品小作坊、小餐飲等食品經營場所和經營主體3000余家次,重點檢查了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等消費量大的節令食品,重點打擊了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及產品標識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過期腐敗變質、“三無”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立案3起,罰沒入庫3.01萬元。
下一步,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將繼續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增強經營者自律意識,提升廣大群眾參與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的良好氛圍。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