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深度處理,常州市民的飲用水將從‘合格水’向‘優質水’華麗轉變。”近日,在魏村水廠,工作人員這樣對記者表示。記者從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獲悉,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常州西石橋水廠與魏村水廠兩大自來水廠的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已于近期順利投產試運行,比省政府要求完工的時間提早兩年。
據介紹,兩大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投運后,不僅可進一步提高自來水出廠水的穩定性,而且可有效提高應對長江突發微污染水質事件的能力,減少原水波動對安全供水的影響,為市民生活用水安全加上“雙保險”。
我市的城市供水,主要由西石橋水廠和魏村水廠承擔,日供水能力為110萬立方米。多年來,兩大水廠的出廠水質綜合合格率一直達到100%,各項指標均符合或優于國家規定標準。
2015年,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切實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進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建設改造,全省力爭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改造任務。為進一步強化應對原水微污染事件的能力,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切實提高水廠處理工藝水平和穩定性,2016年初,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啟動西石橋水廠和魏村水廠所產自來水全量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工程總投資4.2億元,主要包括兩個水廠的前、后臭氧投加及尾氣處理系統建設,以及生物活性炭濾池建設。
據介紹,西石橋水廠和魏村水廠原來采用的是傳統的“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的自來水生產工藝:利用物理與化學的方法使原水中的泥沙、懸浮顆粒物、膠體等雜質與水體分離,并向水體中投加次氯酸鈉對水中的微生物進行殺滅。在“深度處理”改造項目完成后,兩大水廠全面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即在常規處理前,對原水增加預臭氧殺菌消毒處理環節,在常規處理后,再增加主臭氧接觸池和活性炭濾池深度處理環節。該工藝不僅大大降低了原水水質波動對自來水生產過程可能帶來的影響,而且能夠利用臭氧進一步氧化降解原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機污染物,進一步改善了出廠水的嗅和味等感官指標,提升了出廠水品質,自來水口感得到明顯改善,常州供水安全從而得到新的強力保障。
據了解,為全方位構筑“安心飲用水”供水體系,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還投資建成投運德勝河應急取水工程(30萬立方米/日),遠期還將建設新孟河應急取水工程(50萬立方米/日)和10.3公里配套輸水管道,在長江水源地水質出現重大波動的情況下,能夠確保市民正常生活用水不受影響。
此外,針對我市部分老居民住宅小區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較低,住宅小區供水管道老化、材質落后等原因引起的水壓水質不穩等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該公司還堅持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資金對全市老小區供水管道進行整體改造。
來源:常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