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滬上年貨市場“零售”為王
距離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申城的年貨市場悄然進入銷售高峰。記者獲悉,今年滬上年貨市場啟動早于去年,不少老字號選擇發力自有品牌,并不斷豐富產品品類,總體銷量上漲約10%。業內人士表示,年貨市場仍以零售形式為主,隨著春節的臨近,各大食品商場內前來采購的消費者數量還將明顯攀升。
產品品類增加50%
火紅的燈籠高高掛起,喜氣的春聯裝點出濃濃的年味。新雅粵菜館里的各個年貨展臺前,人頭攢動。肥厚的臘腸上泛著油光,數十樣半成品菜色豐富,包裝精致的xo醬,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注意。
新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針對年貨市場,企業提前布局,一共推出了超過30款禮盒產品,從價格最低的158元五谷雜糧禮盒到2198元的年夜飯家宴,給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相比于去年,今年還根據市場需求,推出了年輕消費者喜歡的xo醬、自制辣椒醬、自制豬油醬等產品,這是結合市場情況,由新雅大師進行開發的。”
據介紹,今年新雅推出的禮盒產品品類較去年增加了3成,而零售單品更是超過200種,較去年增加了50%。
就在步行街對面,第一食品商店內,采購年貨的消費者同樣絡繹不絕。商店經理表示,今年商家備置年貨較往年要提前了半個多月,多種商品的銷量都有一定的上浮。“銷售最旺的還是傳統的腌臘制品、南北貨、炒貨、堅果類商品,到了節前幾天,熟食等商品會迎來銷售高峰。”
有意思的是,一些進口糖果的銷量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商店經理透露,或許是出于消費者對于健康飲食的追求,糖果類產品不再如此前那樣受歡迎,商店方面也對產品結構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總體看,年貨產品的品類有所增加,比如大籽香榧子,醬香牛肉干等新品紛紛應市。同時包括炒貨、干貨等商品都被置放在店里的醒目位置。”
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采訪中,記者發現,滬上多家老字號企業的年貨商品價格都沒有明顯上浮。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上年貨禮盒的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在成本略有增長的情況下,有些企業會適當對禮包內的商品進行調整,有些企業則會選擇在銷量攀升的情況下,盡可能內部消化成本的抬升。
記者在第一食品商店看到,其一款小核桃商品在年前的一個月內,標價還從平時的128元驟降至96元。商店經理表示,這也是在充分考慮了成本、毛利、銷量等因素的情況下做出的讓利舉措,隨著銷量的攀升,企業依舊會獲得不錯的收益。
上海食品協會秘書長高克敏表示,從今年的年貨市場看,大眾消費仍是主流。高端禮盒依舊遇冷,而300-500元的禮盒最受歡迎。這個價位的商品也和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老字號加碼自有品牌
在年貨市場,不少老字號企業正不斷發力研發打造自有品牌,競逐市場。“從產品品類看,堅果類、炒貨類、熟食類商品依舊旺銷。老字號的特色產品,如王家沙的八寶飯、新雅的半成品、杏花樓的各類點心等,仍舊頗受市場歡迎。”
無獨有偶,這些都是凝聚了老字號匠心的自有品牌。據第一食品商店經理透露,作為一家食品商店,企業不再局限于做一個食品銷售的平臺,轉而發展起了自有品牌“一食一品”。“自有品牌能夠在保證供應的情況下,不斷拓展產品的深度和寬度,豐富產品線。比如一款干果,原來只有原味,今年,就結合市場情況又推出了蔓越莓口味,銷量大幅攀升。”
記者在“一食一品”的專柜看到,銷售人員正忙著整理新到的貨品。一款看上去普通的手剝小核桃,其實卻有著全新的工藝蘊藏其中。原來,這款小核桃采用了水煮工藝,口感更接近原味,在市面上的其他品牌產品中,幾乎沒有同類競品。“這些變化,都是我們專門的研發團隊經過市場分析和消費調查逐一開發的。”據透露,不僅自有品牌的品類增加,由于定牌產品比聯銷產品更有價格優勢,企業毛利更高,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商家也能根據銷售情況,適當降低售價,實現薄利多銷。數據顯示,僅一款自有品牌的散裝小核桃產品,一天就能賣掉300斤。
新雅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老字號的自有品牌是其立足市場的根本。如今,新雅的半成品和熟食年已經成為企業的招牌。“我們有超過7成的商品都是自有產品。”
零售占比達9成
記者獲悉,在年貨市場上,零售仍是主流,團購量相對占比較少。從總體比例看,零售占比甚至高達9成。
第一食品商店的一位團購負責人笑稱,店內一天的零售銷量甚至要比一個月的團購還要多。據了解,今年節前的一個月,第一食品商店需要完成一億元的營業額指標,這其中,大部分是通過零售來完成。而這個數字也要比平時的月銷售額翻番。“這是一年中最好的一個月,當然也是最忙碌的一個月。”
從團購來看,今年,也有了新的變化。
相比于往年,今年團購的訂單來得更早,單價也來得更高。據透露,去年的訂單一般要在1月中旬左右才紛至沓來,而今年,則提前到了12月底。拋開春節時間較早的因素,也的確有更多的客戶選擇提前購置年貨進行發放和贈送。
“客戶采購的商品主要還是堅果類、南北貨、腌臘制品等,如果是年輕客戶,還會增加一些進口商品。但是從采購價格上,則有了明顯提升。”商店經理透露,去年,大部分客戶選擇的都是400元左右的禮盒,商品可以自己搭配。今年,訂單則基本都在500元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00元。
高克敏認為,隨著老字號品牌禮盒的品種不斷豐富,價位適中的禮盒收到了不少團購訂單。“越來越多貼近市場的產品出現,讓傳統‘年味‘有了些新的變化,也最終惠及了廣大職工消費者。”
來源:勞動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