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疫情如若繼續蔓延 后期豬價漲幅不宜太過樂觀
距離春節已進入倒計時,回顧2018年的生豬市場,可謂是多事之秋。上半年行業產能持續釋放,生豬價格弱勢尋底并創近3年最低值,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導致豆粕價格高居不下。而下半年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對養豬行業造成了極大影響,疫情禁調政策導致傳統活豬調運體系癱瘓,放大了近2年南豬北養和環保政策下產能區域布局的問題,生豬價格也較為混亂。
疫情已在國內發生了4個多月,北方深度虧損加速了母豬淘汰,泔水產能正在被清退,南方疫情的蔓延也影響到后續補欄。今年南北方去產能節奏不一樣,北方受疫情影響最大也最久,但南方市場力度不如北方。產能淘汰決定了生豬價格上漲的基礎,但疫情及調運政策將通過流通環節影響各地生豬價格是反映出全國供需還是區域供需,若疫情持續蔓延,產區跨省調運受阻,預計生豬價格也不會有太大的漲幅。
本輪豬周期的關鍵在于非洲豬瘟疫情及相關政策走向
自然周期中,因養殖規模化程度提高及2016年的盈利積累,僅經歷今年4-5月的深虧無法使產能徹底出清,需要更長的持續深度虧損方能推動產能去化。但非洲豬瘟的爆發使行業產能淘汰的驅動因素由產業自身的內在運行規律轉向外部因素催化。
疫情方面,非洲豬瘟蔓延至全國且短期內無法消除幾乎已成共識,政策層面,禁調及泔水豬的全面禁養將加速散養戶退出。
伴隨非洲豬瘟的持續發酵,預計2019年生豬供給的減少或復制2007年豬藍耳影響下的慘烈,2019年下半年或迎周期反轉,全年均價漲幅預計達13.9%。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