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午12點多,在母親邱季云(化名)被推進手術室4個小時后,守候在門口的兒女終于盼到醫生走出來,告訴他們手術順利,扎進邱季云心臟內的2厘米左右的魚刺被成功取出,松了一口氣的家人們也好奇地將裝有魚刺的試管放在走廊燈光下看,這根小小的魚刺,怎么就跑進了心臟里?
一周前,家住自貢的邱季云喝了自己做的鯽魚湯,不久就覺得肚子痛,當地醫院初步診斷懷疑是腸胃痙攣,住院輸液治療3天不見好轉,這才往上級醫院轉院,檢查發現,邱季云的心臟里,竟然有一根魚刺狀的異物,經轉院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后,確診確實是一根魚刺扎進了心臟里。
喝了一碗鯽魚湯
不料魚刺扎進心臟里
邱季云的女兒王女士(化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約一周前,在老家自貢的媽媽中午熬了鯽魚湯喝,沒想到,喝下湯沒多久,她就感覺到肚子痛,到當地的縣級醫院,醫生初步診斷懷疑是胃腸痙攣,讓邱季云住院輸液治療。但是輸液3天,也不見好轉,隨后才轉院至市級醫院,經ct檢查結果發現,邱季云的心臟里竟然有一根像魚刺一樣的異物,根據邱季云所說的自己喝過魚湯的經歷,醫生判斷,這應該就是魚刺。“(市級醫院)醫生說挨到心臟,太危險了,他們不能做手術。”王女士說,自己和哥哥在外地工作,得知這一消息才匆忙趕回來。
“前幾天有點發燒,可能是感染,人就有點迷糊。”王女士說,家里親戚幫忙將媽媽送到華西醫院,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在邱季云的心臟左心房上,確實有一條2厘米左右的條狀異物。
“醫生也是說,我媽媽年齡有點大了,需要開胸手術,擔心后期的抗感染的問題。”王女士說。
魚刺完全“植入”左心房
開胸取出 萬幸躲開了主動脈
21日上午,由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安琪主刀,為邱季云取出魚刺的開胸手術被安排在了當天的第一臺,中午12點多,醫生走出手術室,告訴家屬手術順利,而在醫生手里,小小的試管里裝著的呈紅色的條狀物,就是讓患者飽受痛苦的魚刺。
魚刺為什么會跑到心臟里去?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王亞波解釋說,食道是條狀的,從上到下有3個生理性的狹窄,異物進入后,隨著吞咽動作食管收縮,異物就跟著進一步地往下走,尖銳的異物往往就會劃破食管壁造成傷害。“(這個)患者幸運的是,魚刺躲過了第二個最容易發異物損傷的生理性狹窄,就是這個緊鄰升主動脈的位置。”王亞波說,一旦異物刺破主動脈,導致大出血,是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的。
邱季云之所以被魚刺扎進心臟還能堅持到多次轉院就診、有手術機會,是因為魚刺卡在了食管第三個生理性狹窄處,這里與左心房粘連,魚刺扎破食管壁,進入左心房,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被魚刺劃傷食道,依然繼續進食,“食物就不斷地推擠魚刺,慢慢地完全進入了左心房。”王亞波說,萬幸,這根魚刺并不是太長,沒有進一步貫穿心房,扎進前方一步之遙的主動脈。“手術中看到,魚刺距離主動脈只有一點點距離了。”王亞波說。
同時,在手術探查時發現,患者的食道破口在魚刺完全進入心臟后,已經被不斷分泌的粘液修復了,“也就是說,食物、粘液沒有繼續進入縱膈,加重感染,這對預后是有好處的。”王亞波說。微信截圖_20181221192736.png
經過開胸手術,醫生順利地取出了異物。王亞波解釋說,因為患者年齡較大,加上異物上附著的食物殘渣是有細菌的,接下來,患者還需要扛過感染風險和后期營養護理的關卡,才能算是脫離生命危險。
王亞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一般說來,食道異物的患者都是收治在耳鼻喉科、消化科,因為魚刺卡進了心臟的情況,確實十分罕見。
醫生提醒:異物卡喉一定要盡早就醫
其實,不止魚刺,進食時,魚骨頭、雞骨頭、棗核等尖銳的異物不慎進入食道,都可能劃破食管壁,危及周邊的重要臟器。一旦發現被異物卡住,一定要盡快地到就近醫院耳鼻喉科、消化內鏡中心,由醫生用專業設備取出,而不能盲目地使用“土辦法”。
“發現有魚刺等,在幾次吞咽之后都沒有好轉,就不要再繼續嘗試了。像吞飯團、大口喝湯,喝醋軟化,這些都是沒有用的。”王亞波說,錯誤的方式都可能加重食道損傷,推擠異物進入更深,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而在大部分醫院急診科,都會常備耳鼻喉科專業器具,到醫院安全正確地取出異物,是很方便的。
來源:成都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