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瘟意味著什么?
非瘟的危害與影響,出乎豬業圈所有人的意料。非瘟,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養豬業最大的災難!
非瘟的到來,使中國豬病更加復雜,養豬生產水平提速減緩; 非瘟的直接損失不大,按存欄豬計算豬群的病毒感染率、發病率、死亡率都很低;非瘟的間接損失很大,疫區撲殺尤其是生豬禁運;豬市波動加大,區域市場價差增大; 跨省禁運導致全國豬肉供給失衡; 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規模豬場都在疫區省及其臨省即生豬跨省禁運地區,生豬主產區(生豬調出省區)的養豬散戶、家庭農場、規模豬場、大型養豬企業生存問題均受到嚴重威脅!
從長遠看,非瘟也有許多正面影響。通過非瘟,行業會越來越規范,養豬業門檻越來越高;非瘟淘汰了落后產能,加速了豬業行業轉型升級、供給測改革;非瘟促進了養豬全產業鏈發展,大型養豬企業均開始布局屠宰、深加工、豬肉終端食品;非瘟促使規模豬場更注重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提高了生物安全及疫病防控意識;非瘟加快了中國規模化養豬的發展進程。
2、非瘟是如何傳入中國的?
官方、專家、《非洲豬瘟防控20問》普遍認為:1921年東非國家肯尼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1957年傳入歐洲,1971年傳入美洲,2007年首次傳播至歐亞接壤的格魯吉亞,迅速傳入俄羅斯,并在高加索地區定殖。2012年傳入烏克蘭,2013年傳入白俄羅斯。2017年向東長距離跨越式傳播至俄羅斯遠東地區伊爾庫茨克,2018年8月傳入我國遼寧。
我的問題是,非瘟到底從哪里傳來的?我認為是俄羅斯;怎樣傳進來的?我認為是俄羅斯進口豬肉或游客攜帶豬肉或野豬直接傳播;何時傳進來的?我認為最遲是今年6月份;第一個非瘟落腳點是哪里或第一個疫點在哪里?我認為是與俄羅斯毗鄰的黑龍江,而不是遼寧!
3、非瘟是如何在中國傳播的?
我對官方、專家、《非洲豬瘟防控20問》如下看法也有異議: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和血液等感染豬只,并通過豬只直接接觸、物品間接接觸和媒介傳播等方式傳播。國內已查明疫源的68起疫情,主要有3種傳播途徑,分別為生豬異地調運(占疫情約19%)、餐廚垃圾喂豬(占疫情約34%)、生豬調運車輛及販運人員攜帶病毒(占疫情約46%)。
上述3種主要傳播途徑已占全部疫情的99%?是否低估了非瘟豬肉及其食品(包括非瘟國進口豬肉)、非瘟野豬、非瘟飼料及其他非瘟中介載體的傳播呢?
4、非瘟流行情況到底如何?
農業農村部疫情發布:非瘟自2018年8月初首次傳入我國以來,4個月時間迅速蔓延至遼寧、河南、江蘇、安徽、浙江、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天津、山西、云南、湖南、貴州、重慶、湖北、江西、四川、福建、上海、北京等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截止于11月30日,累計爆發疫情82起,撲殺生豬約60余萬頭。
從各方面反饋信息來分析,疫情恐怕遠比疫情發布的嚴重得多!全國疫情呈現區域性、階段性、跳躍式流行態勢;進一步擴散和蔓延的風險極高,防控形勢異常嚴峻; 但仍然是散發、而非集中式爆發; 已經蔓延大半個中國,短期內難以根除,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繼續蔓延,還是“穩定控制”,非瘟流行及非瘟防控已經常態化。
5、非瘟防控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實話實說,中國非瘟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非瘟防控不能說徹底失敗,但也稱不上是成功。
客觀上看,咱們中國豬多地廣,養豬密度很大,散戶養豬居多,防控難度特別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中國非瘟防控是成功的。
由于中國沒有非瘟防控經驗,某些非瘟防控政策有缺陷或執行不到位,比如補貼不到位、疫情申報不積極、撲殺封鎖不及時、具體措施有漏洞、有些地方政府不作為或亂作為 … …導致疫情全國擴散、蔓延。從這個結果上來說,現在中國非瘟防控是失敗的。
6、非瘟防控照搬國外經驗靠譜嗎?
農業農村部領導說,國外也是定點撲殺、禁運。問題是:我國養豬密度大,禁運禁止的是守規矩的企業,而巨大的價格差導致私運泛濫,很多檢查站形同虛設。另外,肉品的私運也為明年的疫病爆發埋下了禍根,很多病豬肉已經入庫,待價而沽。
中國養豬出欄量及存欄量均占世界一半;目前仍然以散戶養豬、家庭農場養豬為主;中國豬病繁多而復雜 … …這些特點顯著區別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也決定了中國絕不可以完全照搬任何一個國家的非瘟防控模式,更不能以此為借口,拒不承認并改正之前的錯誤決策及其措施、方案!
7、非瘟一刀切跨省禁運何時了?
農業農村部:地方政府要統籌規劃養殖和屠宰搭配問題,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會客觀存在,企業別想著呼吁放開生豬調運,要為產業大局考慮。
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群友:現在的非瘟防控總感覺有點像不能治愈的癌癥晚期患者:接受化療最后慢慢耗死落了個人財兩空!養豬大省(主產區)養豬人最后兩條路:1在禁運中慢慢虧死;2等非瘟來了死。禁運猛于虎!關于生豬禁運,如果照搬國外,還不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還不在加強監測檢疫的前提下,確保非“非瘟”豬群(包括種豬、仔豬和育肥豬)的正常流通、安全調運,這種人為因素給中國豬業帶來的災難比非瘟本身大一百倍!需要改變策略了!看來我們的禁運暫時不會解除了!如果禁運持續到年底,生豬調出省的許多規模豬場甚至個別大型養豬企業就要破產倒閉,種豬企業破產倒閉的比例會更高。
我們都在想,不能因為非瘟防控而毀掉這么多規模豬場、養豬企業吧?非洲豬瘟的侵襲重創了我國養豬行業,跨省禁運更是推波助瀾!一刀切的生豬跨省禁運到了必須結束的時候了!
8、非瘟防控與豬業維穩哪個更重要?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 把規模化養豬場和種豬場“兩場”的疫病防控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統籌疫病防控和產業發展,采取用力措施,切實保護好生豬產業和市場供給的基礎, 各地要全面升級和不斷完善更新各項防控措施,做到與時俱進。
目前,要調整非瘟防控策略和重點,要采取果斷措施,力保規模化豬場(特別是核心種豬場),想盡辦法,主動幫助它們渡過難關。如若再繼續跨省禁運,弊大利小,因小失大,本末倒置,遺害無窮!中國的種植業大豆玉米等依賴進口,難道還想把養豬業也毀了?如果毀掉了中國養豬業,最終的結果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依賴大批量進口豬肉了?跨省禁運,消滅的不止是散戶,催毀的是整個養豬產業!應該沉思與反省了!我們決不能走這條路:非瘟沒有控制住,卻把整個養豬業搞垮了!行業維穩、市場維穩比非瘟防控更重要!
9、非瘟流行常態化與非瘟防控常態化來了?
非瘟流行早已常態化,非瘟防控也必須常態化!非瘟常態化,其含義:短期根除非瘟已經是不可能,非瘟在中國散發流行已經常態化,必須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同時,非瘟防控也必須常態化,要兼顧非瘟防控與行業維穩,要重點保護中國養豬業的中流砥柱---規模豬場、種豬場、大型養豬企業!非瘟流行常態化已經來了,非瘟防控常態化也應該來了!
10、非瘟何時能得到穩定控制或根除?
據報道: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其中13個國家已經根除!根除非瘟疫情的國家,最短的用了五年,最長的用了30多年,65%的多數非瘟國家至今未能根除。我國根除非瘟疫情需要多少年?我估計30年能實現根除非瘟就不錯了!
不過,我相信:中國非瘟流行四個多月了,已經引起我們的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瘟防控政策、措施、方案越來越靠譜,中國非瘟一定會在2019年得到相對穩定的控制---區域性零星散發而不是全國性集中爆發。
非瘟下的中國為何還要增加進口豬肉?
路透社芝加哥11月29日 – 盡管中國在貿易戰中對原產美國的豬肉加征關稅,但仍在大量進口美國豬肉,因高傳染性豬瘟疫情席卷中國養豬業。美國農業部周四數據顯示,中國上周向美國發出了貿易戰開始以來最大一筆豬肉訂單。美國農業部稱,截至11月22日當周,中國購買了3,348噸今年付運的豬肉,規模為從2月開始的當前銷售季最大。數據顯示,中國還購買了9,384噸明年付運的豬肉。加在一起,上周美國對中國銷售的豬肉規模創2017年4月來最大。
中國此時進口豬肉,無論如何,都沒有道理可言!是外交或對外貿易重要,還是中國豬企豬農重要?本來非瘟及其禁運,已經嚴重打擊了中國養豬業,此時此刻,怎么還能增加進口豬肉?而且還是中美貿易戰的元兇美國?進口豬肉雖不多,但影響惡劣。難道中國養豬業還要重復大豆依賴進口的老路?把中國豬企豬農都搞死了,豬肉依賴進口,“豬糧安天下”轉型升級為“進口豬糧安天下”?
2019年全國出欄生豬總量會大大減少,豬肉嚴重供不應求,豬價大幅度上漲,已成定局。
三大推手:非瘟、環保、中美貿易戰。剩者為王!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