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十一月一日公布有關大閘蟹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所有樣本通過測試。
檢測項目包括獸藥殘余(例如硝基呋喃類及孔雀石綠)、金屬雜質(例如鎘及汞)、人造激素、染色料(例如蘇丹紅)、除害劑殘余、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中心發言人說︰「中心從入口及零售層面抽取三十三個產自日本和內地的大閘蟹樣本進行化學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測試結果滿意。中心建議市民于購買、貯存、處理及烹煮大閘蟹時,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既可安心享用時令美食,又能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p>
「食物安全五要點」包括:
精明選擇
* 應向可靠、衛生和持有相關許可證的店鋪選購大閘蟹;及
* 購買外殼完整、有光澤和沒有異味的蟹。
保持清潔
* 烹煮前,先用刷把蟹身、爪和鉗清洗干淨;及
* 進食前以流動的清水和枧液清洗雙手。
生熟分開
* 避免交叉污染,應先把生的蟹貯存在有蓋容器內才放進雪柜,并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
徹底煮熟
* 所有蟹均不宜生食,要徹底煮熟、清除內臟才可進食。鹽、醋、酒和日本芥辣等調味料并不能殺死可能寄生在蟹內的細菌和寄生蟲。
安全溫度
* 煮熟的蟹應盡快進食。剩余的食物應盡快冷卻,并在兩小時內放進雪柜。
業界必須領有售賣大閘蟹的相關許可證或獲得食環署的書面準許,售賣的大閘蟹必須附有由出口地當局簽發的衛生證明書,并應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大閘蟹及符合相關的規管要求。待售的大閘蟹,必須存放于雪柜。
來源:香港食安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