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越來越來注重健康飲食,“膳食纖維”作為第七大營養素,已為大家熟知。過去因口感差、味道不佳而被扔掉的麩皮類原料,也因富含膳食纖維,能起到影響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病情以及減肥的作用,成了大眾餐食的“新寵”,被添加到饅頭、面包、餅干等主、副食品中。
近日,從山西省糧油科學研究所傳來消息,經過近5年時間的原料篩選、細度分析和人體血糖測試,科研人員成功編制出膳食纖維加工工藝參數和基礎配方技術,這標志著今后消費者在購買添加膳食纖維的主食如饅頭、面包時,在糖尿病人適用方面,有了明確的參照標準和確切效果。
“復合膳食纖維饅頭粉研發項目”發起人——山西省糧油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朱志昂告訴記者,膳食纖維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已得到科學論證,但其發揮作用還取決于原料以及加工細度等因素。過去一些食品加工企業,將膳食纖維原料,如谷物、麩皮直接添加進主食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既影響食物口感,也無確切效果。
據悉,朱志昂與同事蔣梅峰、張繼英組成的三人課題小組,選取了這個與大眾三餐有密切關系,聽上去簡單,但實驗過程繁瑣的科研項目,其中,最為復雜的部分就是進行人體測試,收集分析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由山西醫科大學營養衛生系師生組成的血糖測試志愿者小組,承擔了這部分實驗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經過前后5年時間、兩個階段的篩選、實驗和測試,課題組從七種雜糧麩皮中選取了苦蕎麥麩皮為膳食纖維來源,并對其血糖生成指數、加工細度對血糖生成指數的影響,進行了數據收集和分析整理,最終確定并建立了包括膳食纖維原料及其細度最佳結合范圍在內的“復合膳食纖維饅頭粉”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為食品產業的生產加工提供了基礎數據,一方面有利于食品加工的標準化、規范化,幫助企業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今后在購買此類食品時,也將有據可依,而非僅從商品名稱或營銷概念上加以判斷。
復合纖維饅頭粉開發項目成功的消息,引起來自全國食品加工行業企業的關注,尋求合作的廠家不斷找上門來。朱志昂表示,標準是促進產業發展的基礎,山西作為雜糧大省,具有雜糧種類多、品質好等特點,“膳食纖維饅頭”從雜糧中取材,或可為山西雜糧產業的發展助一臂之力。此外,山西省糧科所與山西標準化研究院已聯合申報立項,共同研究制定山西省小雜糧標準體系。作者:黃永建 沈賡前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