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起,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5波人感染疫情,共導致1567人感染,其中600多人死亡。然而,從2017年10月起,h7n9流感這個詞,已經悄然淡出中國普通百姓的視野。陳化蘭和她的團隊成功研制出的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用科技“絕殺”了h7n9流感。在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中國畜牧獸醫界首位女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在哈爾濱市接受了媒體采訪。
1969年,陳化蘭出生在甘肅白銀,1987年考入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從此與獸醫科學“緣定終身”。30年后,憑借在禽流感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陳化蘭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畜牧獸醫界首位女院士。
“中國是禽類養殖大國,如果沒有掌握很好的禽流感防控手段,國家可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1999年,陳化蘭博士畢業后前往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進行博士后研究,掌握了系統的專業知識和領先的科學技術。2002年底,陳化蘭毅然放棄留在美國繼續發展的機會,回到哈爾濱領導禽流感實驗室,負責中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診斷。
2004年,亞洲國家暴發h5禽流感疫情,多國都有人員感染和死亡,中國撲殺了900萬只雞,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億元人民幣。陳化蘭和她的團隊臨危受命。不同于當時國際上慣用的大面積撲殺家禽的做法,利用已掌握的先進的反向遺傳操作技術,陳化蘭團隊成功研制出h5n1反向遺傳技術滅活疫苗等多種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并及時推廣應用,為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國禽流感疫情的有效防控發揮了關鍵作用。截至目前,相關疫苗在國內外累計應用超過2300億份,不僅挽回了巨大經濟損失,還有效降低了人感染禽流感的幾率。
2013年3月,中國華東地區發生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陳化蘭的團隊在首例h7n9病例公布不到48小時,就從疫區的活禽市場采集的樣品中分離到類似病毒。根據陳化蘭的研究結果和建議,管理部門關閉了感染地區的活禽交易市場,使新增感染病例迅速減少。2017年9月,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陳化蘭團隊研發的針對h7n9流感的禽用疫苗投入使用后,有效阻斷了該亞型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傳播,并成功阻斷了病毒由禽向人的傳播,全國感染該病毒人數從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的766人,下降至2017年10月至今的3人。
因在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的出色成績,陳化蘭團隊先后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其本人也被英國《自然》雜志評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陳化蘭說:“流感病毒天天在變異,新情況就會帶來新風險,我們就是流動的防疫兵。”榮譽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2014年至2017年,連續4年春節,陳化蘭和團隊都奮戰在狙擊禽流感病毒的第一線。
近年來,陳化蘭主持承擔了20多項國家和國際合作項目,先后在《科學》等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130多篇,帶動中國動物流感研究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成為國際上具有重要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的流感實驗室,與歐美、日本等國際著名流感實驗室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
“全面監測、準確診斷、評估風險、及時研制有效疫苗,為保障養禽業健康發展和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陳化蘭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