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四川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1批次不合格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產品中,有4批次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分別為:岳池縣湯湯小吃店銷售的油條;五餡包天目路店銷售的油條;閬中市土鍋魚餐飲店的酸辣粉;彭岑岑銷售的苕粉。
鋁主要是在制作粉條、粉絲或油條、油餅過程中添加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引入,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制作粉條、粉絲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筋道,油條和油餅在炸制過程中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膨大。根據gb2760-2014和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批準β-半乳糖苷酶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5年第1號)規定,粉條、粉絲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得超過200mg/kg,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得超過100mg/kg。鋁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所致。
還有4批次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分別為:廣漢市幸福飯店使用的德陽市前衛潔消毒餐具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套消毒餐具(含杯、盤、碗;青神味苑食坊的陶瓷盤、陶瓷碗;青神縣鑫田園食府的陶瓷杯。
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一是餐飲具清洗不徹底;二是消毒餐飲具用消毒液未達到規定濃度,或者餐飲具干熱消毒時未達到規定溫度,或者是消毒時間未達到規定要求。使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餐飲具,容易使人腹瀉。
除上述不合格產品外,還有2批次白酒檢出甜蜜素不合格,1批次豬黃喉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不合格。分別為:四川省隆昌縣一醉天下釀酒廠生產銷售的2批次散裝白酒;理縣胖妹水產銷售的豬黃喉。
四川省食藥監局表示,對上述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等規定開展核查處置,責令違法生產經營者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徹查問題原因并全面整改。
來源:食品伙伴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