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南寧市召開研究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南寧市沒有發現非洲豬瘟疫情,此外,非洲豬瘟不感染人。
2017年南寧市生豬飼養量920萬頭,居廣西第二,僅次于玉林市。養豬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帶動了部分地方的貧困戶脫貧增收。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盡管非洲豬瘟不感染人,但由于疫情早期發現難、預防難、根除難,加上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可用,一旦暴發該病,只能采取封鎖、撲殺等緊急措施以徹底撲滅疫情,防控難度極大,是危害養豬業的頭號殺手。
目前,針對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國家雖未正式啟動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i級)應急響應,但已采取i級應急響應相關措施進行應對。南寧市已落實各項措施,嚴密防范疫情傳入。加強對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監測排查,存在疫情發生風險的,加大監測密度,增加巡查頻次,力爭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
會議進一步明確了調運監管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嚴格限制生豬由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調運,并對生豬產品調運實施差異化管理。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由市城管局、市食藥監局、市環保局、市農業委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餐廚垃圾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督促全市各地做好賓館、餐飲店、單位食堂餐廚剩余物(泔水)的監管,嚴禁飼喂未經高溫處理的泔水、餐廚剩余物,嚴禁飼喂含有豬血制品成分的飼料。
會議提出,目前非洲豬瘟疫情從東北向西南擴散的趨勢逐步明顯,各地要立足于防大疫、嚴處置,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的要求,切實強化應急準備。各縣(區)開發區要切實按照農業農村部的有關要求,加強生豬及其產品流通監管,保障肉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來源:南寧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