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美團”app,選擇“意大利風味牛排飯”網店預訂用餐,到店里才發現營業執照上居然是“吳江區松陵鎮某包子店”;在“餓了么”app的吳江“五芳齋”網店買粽子,在平臺公示信息里卻怎么也找不到這家店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一段時間以來,這些情況在各大網絡餐飲第三方服務平臺上屢見不鮮。
今年以來,經群眾舉報,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轄區內“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多家網絡餐飲第三方服務平臺上,入網商家魚龍混雜、名實不符,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調查后掌握的相關情況向吳江區檢察院派駐檢察官辦公室進行了通報。
吳江區檢察院迅速介入調查,并通過吳江區綜治網格信息平臺上的“檢察監督服務”模塊,也發現大量群眾類似投訴。隨著調查的深入,該院發現,吳江轄區內網絡餐飲第三方服務平臺存在諸多食品安全隱患,具體表現為:入駐餐飲網店冒用證件、無證經營或直接使用假證等情況泛濫;平臺公示信息不規范,眾多食品生產經營者未按要求公示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群眾在網上投訴中經常反映,在餐飲食品中吃出頭發、蒼蠅等不衛生物品;同時,平臺內的許多餐飲網店缺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信息,沒有在網上公示自己的“笑臉”等級。
近日,吳江區檢察院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書面建議,監督支持該局進一步督促相關平臺落實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對不符合規定的商家進行整改;對違法違規商家采取督促補辦手續、責令下線整改、給予行政處罰等措施強化執法;同時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加大對違法違規餐飲網店曝光力度,便于群眾辨別,形成法律威懾,促進餐飲網店強化守法意識。
結合檢察機關建議和自身執法檢查所發現的問題,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約談“美團”“餓了么”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蘇州地區負責人,督促其自查自糾,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外賣餐飲安全問題落實平臺監管責任,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截至10月12日,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通過開展網絡餐飲服務專項整治行動、食品安全“百日專項行動”監督檢查餐飲服務經營單位587家,采取簡易程序處罰137家,要求整改386家,并對存在違法行為的20家單位開展調查。(記者 盧志堅 通訊員 趙聰)
來源:檢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