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多種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此時的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很受大眾青睞。蝦也成為生活中人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其營養價值非常高,蝦的身體20%都是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可以很好的為人們提供優質蛋白。
蝦中含有豐富的鎂,經常食用可以補充鎂的不足。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癥”。蝦皮有鎮靜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諸癥。
蝦是口味鮮美、營養豐富、可制多種佳肴的美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稱。我國海域寬廣、江河湖泊眾多,盛產海蝦和淡水蝦、海蝦,有對蝦、明蝦和龍蝦;淡水蝦有青蝦(沼蝦和草蝦),還有半咸水蝦如白蝦等。
買蝦要選活蹦亂跳的,聞起來有異味、頭掉了、殼自然脫落的不要買。死太久沒及時冷藏的不可選,因為蝦死后,細菌會迅速分解組氨酸(讓蝦肉鮮美的成分),生成有毒和導致過敏的組胺,吃了易中毒。白灼時一定要煮熟煮透,以便殺死致病菌,確保安全。若一次食用不完,需立刻冷凍保存。選購時我們應該注意:
1、體形彎曲
新鮮的蝦頭尾完整,頭尾與身體緊密相連,蝦身較挺,有一定的彈性和彎曲度。而不新鮮的蝦,頭與體、殼與肉相連松懈,頭尾易脫落或分離,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彎曲度。
2、體表干燥
鮮活的蝦體外表潔凈,用手摸有干燥感。但當蝦體將近變質時,甲殼下一層分泌黏液的顆粒細胞崩解,大量黏液滲到體表,摸著就有滑膩感。如果蝦殼黏手,說明蝦已經變質。
3、顏色鮮亮
蝦的種類不同,其顏色也略有差別。新鮮的明蝦、羅氏蝦、草蝦發青,海捕對蝦呈粉紅色,竹節蝦、基圍蝦有黑白色花紋略帶粉紅色。如果蝦頭發黑就是不新鮮的蝦,整只蝦顏色比較黑、不亮,也說明已經變質。
4、肉殼緊連
新鮮的蝦殼與蝦肉之間黏得很緊密,用手剝取蝦肉時,蝦肉黏手,需要稍用一些力氣才能剝掉蝦殼。新鮮蝦的蝦腸組織與蝦肉也黏得較緊,假如出現松離現象,則表明蝦不新鮮。
哪些人不能吃蝦?
哮喘患者。刺激喉及氣管痙攣。蝦屬于發性食物。子宮肌瘤患者不能吃蝦、蟹等海鮮發物。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應少吃海鮮,因為含碘較多,可加重病情。平日吃冷涼食物容易腹瀉和胃腸敏感的人應當少吃海鮮,以免發生腹痛、腹瀉的狀況。
痛風患者患有痛風癥、高尿酸血癥和關節炎的人不宜吃海鮮,因海鮮嘌呤過高,易在關節內沉積尿酸結晶加重病情。蝦是高蛋白食物,部分過敏體質者會對小龍蝦產生過敏癥狀,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
來源: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