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生豬價格都是跌多漲少,包括上海、安徽、福建、湖北、河南、湖南、廣東、吉林等地的生豬價格都開始下跌了。分析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中秋利好過去之后,豬肉消費疲軟導致的。再過兩三天就是國慶節了,國慶假期更長理論上利好持續時間也會更長,那么國慶豬價會還能漲嗎?
屠企方面
在上半年豬價不足6塊時可以說是屠企最賺錢的時候,進入6月份之后迫于生豬供應的壓力,屠企不得不提高生豬收購價格,均價上漲到了7元左右,這個價格屠企一頭豬要少賺100-200元。目前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北方多數地區的豬價受到禁運的影響,呈現供大于求的狀態,也就是說即使有國慶節消費利好的刺激,北方多地生豬的供應量還是大于消費量,豬價將很難上漲。
消費者方面
雖然說國慶節的假期比中秋節要長,但是國慶節不屬于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國慶節的首選是出去旅游而不是回家團圓,沒有團圓聚餐對豬肉的消費拉動就不大,根據往年的豬價規律,國慶節的消費拉動對國慶期間豬價的影響并不大。
而此時若提高豬肉價格,反而會導致消費者消費豬肉的積極性下降。雖然進入秋天后,天氣逐漸轉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肉類轉變,但是現在很多人講究健康飲食,更多人會喜歡吃牛羊肉,而放棄豬肉,這對豬價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為了拉動人們對豬肉的消費,屠企只能放低肉價,肉價低時生豬價格上漲會非常困難。
雖然說,豬場單方面想提高生豬價格,有些養豬朋友也會通過壓欄等方式倒逼屠企抬高豬價,但是屠企考慮到自身利潤以及市場生豬的消費情況,他們也不得不做出降低肉價吸引消費的決定,而且屠企考慮到北方多數地區的供求關系,他們也不會輕易提高豬價以迎合養豬人的想法。綜合考慮,生豬價格在國慶期間將很難上漲,大概率小幅下跌或者維持穩定。
來源:果然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