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山西雜糧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舉行。此次會議由山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蕎麥食品加工崗、山西省食品工業研究所共同承辦。來自省內外該領域118名食品及農產品的加工專家、營養學家和醫學專家,針對山西雜糧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方向、實施路徑、突破瓶頸等議題進行交流與探討。
正如民歌里所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復雜的地形、多樣的氣候、豐富的雜糧品種資源,成就了山西成為“小雜糧王國”。此次研討會正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圍繞特色和優質兩張牌做文章,發展功能農業和功能食品”的戰略部署,立足山西“小雜糧王國”的資源優勢,為推動雜糧功能食品產業在我省轉型綜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舉辦的。
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愈談及了他對山西雜糧功能食品開發利用與思考。他認為,要用市場調查的方式發掘自身產品優勢,避免虛假夸大宣傳、夸大保健功能、誤導消費者。山西中醫院中藥學院院長、山西省新藥審評專家張朔生建議創新目前市場食藥常規膠囊、口服液等形式,結合開發以食品為載體的功能食品產品,促進中醫藥學與現代相關前沿科技交叉融合創新。
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雜糧及食用油加工研究室主任周柏玲、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燕麥蕎麥體系崗位專家李云龍分別分享了主題為《燕麥主食與健康》《發揮科技優勢做強雜糧產業》的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投資人董事長潘建亭,從現代企業資本運作的角度闡述了科研產業化轉化成功的理念、要素和心得,引起參會代表的強烈共鳴。
會后所有學者一同參觀了山西省農科院加工所山西省特色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并進行了山西雜糧功能食品產業發展座談會。
來源:山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