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究竟是怎么傳播開的?
對生豬高致死率,暫無有效的疫苗和治療藥物,是非洲豬瘟讓國內養豬人士不寒而栗的主要原因。那么這個病毒在實際中的感染能力到底有多強?主要通過什么途徑傳播擴散,其環境的適應性如何?
非洲豬瘟不具有高感染性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4至19天,這取決于病毒、宿主和感染方式。可能在臨床體征出現前兩天開始排毒。豬的排毒時間會根據asfv毒株的毒力而變化,感染較弱毒性asfv的豬可以在感染后超過70天后仍持續排毒。
病毒在豬唾液、眼淚、鼻腔分泌物、尿液、糞便以及從生殖道分泌物中流出。尤其是血液含有大量的病毒。因此,豬可以通過與許多不同的感染源(主要是感染的豬、豬肉和其他豬源產品,例如泔水飼料)和污染物(例如墊草)的接觸而感染。
在自由放養或自由采食的情況下,感染可以由與帶毒的流浪豬、野豬、尸體或食物殘留物接觸引起。此外,用同一針頭接種疫苗、給不同幾頭豬進行治療都可以傳播病毒。目前還未證實病毒可以通過人工授精傳播,但這種情況可能發生。
病毒通過受感染的鈍緣蜱叮咬也可以發生蟲媒傳播。某些吸血昆蟲,已被證明能夠在吸取病豬血液后至少24小時內保留并傳播asfv,這與豬群內傳播息息相關。
這些感染的動物和受污染的物料可以通過車輛和人員遠距離運輸。盡管asf與高致死率有關,但不像其他跨物種動物疫病,如口蹄疫一樣具有高感染性。這意味著asf通常在群內緩慢地傳播,而一些動物可能不會受到影響。
對消毒劑具有抵抗性,腐敗、熟化、冷凍不會使其失活
在適宜的、蛋白質豐富的環境中,asfv在較寬的溫度和ph值范圍內可以保持穩定,并且對自溶和各種消毒劑具有抵抗性。因此,腐敗、熟化以及肉類的冷凍不會使其失去活性。
病毒在排泄物、尸體、新鮮肉類和某些肉類產品中可存活不同時間。在糞便中至少可能會感染持續11天,冷藏肉類可能持續感染15周,在凍肉中可能時間更長。除非已經在高溫下煮熟或熏制,否則在骨髓或腌制火腿和香腸中病毒會持續數月保持活性。
如果用未煮熟的、未充分熏制的、干肉、腌豬肉、血液、尸體和胴體喂豬或丟棄在豬或野豬可能采食的公共垃圾堆放處,則會造成相應的感染。
當然,也不必過度恐慌,在70℃下煮30分鐘非洲豬瘟病毒即可被滅活。
來源:asf手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