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九月秋收的季節,東北新季大豆上市的時間也逐漸臨近,記者了解到,最近東北地區霜凍時間提前,氣溫驟降,這對于東北那些處于青葉的大豆來說是重大打擊,東北大豆減產、質量下降已成定局。 早在8月下旬時,黑龍江農業委員會就已經發出文件,對于新季大豆上市時霜凍將出現的時間做出預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霜凍比預期要來的更早,而這一場霜凍給尚未成熟的東北大豆帶來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據了解,黑龍江以及內蒙古大豆主要產區均遭受到霜凍的災害,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賀宇新:
賀宇新:今年東北氣溫較去年同期普遍偏低,主要是降雨過后,東北溫度始終維持較低水平。積溫偏低,大豆成熟速度變慢,蛋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而9月8日夜間至9月9日凌晨的霜凍,更是令新季東北大豆嚴重受損,部分地區氣溫降至零度以下,據卓創了解,目前農作物受損面積約1000萬畝以上,其中甚至有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絕收現象,此次霜凍的損失達上億元。
據了解,此次受災較嚴重的產區大豆葉片已經變黃,并影響了大豆灌漿乳熟,導致新豆減產,品質降低,給受災地區農戶帶來了不可逆轉的虧損,賀宇新表示,霜凍使得今年東北新季大豆的質量與產量均出現下降,不如去年。
賀宇新:黑龍江哈爾濱、綏化、齊齊哈爾、黑河部分產區黃豆已經黃葉,部分早熟品種已經落葉,霜凍對其產量影響較小。但多數產區新季大豆豆葉尚未變黃,仍是綠葉,受霜凍的影響,其最后的成熟將受到嚴重影響。天氣好,新豆雖能繼續生長,但上市后將出現蛋白偏低、粒型較差、青豆等一系列問題。
眾所周知,2018年東北地區關于大豆的政策主要有大豆深加工企業的補貼、大豆生產者補貼以及輪換補貼等。且2018年生產者補貼高于2017年,這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大豆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賀宇新:
賀宇新:大豆深加工企業補貼為300元/噸,補貼對象為具備年處理大豆能力5000噸以上食品及副食釀造大豆加工企業。2018年生產者補貼預計為200-210元/畝,2017年生產者補貼為173.46元/畝,輪換補貼為150元/畝。2018年生產者補貼高于2017年,主要是因2017年大豆價格低位運行,農戶收益較低甚至虧損,種植積極性下降。因此,2018年大豆生產者補貼提高,使得農戶種植大豆積極性增加。
東北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下周黑龍江少數地區新季早熟黃豆或將開始收割,在以上多重因素影響下,一畝田市場分析師杜鵑預計,2018年10月東北新季大豆上市時期,將呈現上行走勢。
杜鵑:近期采購商采購及囤貨大豆積極性明顯增加,市場走貨情況有所好轉,價格也有所上調。東北地區出現霜凍的第二天,即9月10日國內豆類期價集體上漲。
卓創預計,新豆毛糧開秤收購價1.75到1.80元/斤。隨著新豆上市量逐漸增多,受質量影響,價格或先小幅下行,但隨著陳豆的消化,以及新豆好貨的缺少,后期價格或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行。預計受東北大豆供應減少尤其是優質商品豆減產影響,未來優質大豆價格上升空間較大。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