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肉和蔬菜,是市民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可是,吃進肚中的肉菜是在哪里生產的,銷售渠道是什么,可不見得人人都能知道。為了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今天起(9月11日),西安市商務局開發的“西安市追溯”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運行,市民可通過掃描肉菜標簽上的二維碼,實現對食材的“來源追溯、去向查證、責任追究”。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體驗使用了“西安市追溯”微信公眾號。以永輝超市為例,每個食材在上秤時都會被貼上一個追溯二維碼。用微信掃二維碼后,該食材的產地、上游基地以及零售終端都會顯示出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30秒。考慮到老年人可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掃碼,每一個試點超市、市場也將配備查詢機,直接輸入商品條形碼的數字即可查詢。肉菜價格不會因為參與追溯體系而上漲。
西安市商務局追溯辦負責人劉鵬告訴記者,開發“西安市追溯”是為了搭建一個與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平臺,讓社會公眾平時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追溯、關注追溯,參與到追溯體系建設管理中來,集合大家智慧讓追溯體系更加完善。
想要使“西安市追溯”正常運行,追溯體系的支撐必不可少。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7月,西安市作為全國第三批試點城市,已經正式啟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2017年1月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
據悉,西安市的追溯體系呈現“一平臺八系統”網絡結構,由西安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和生豬屠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型連鎖超市、團體消費單位、肉品專賣店、外埠肉、配送中心共8個追溯子系統構成,涵蓋了肉菜流通的所有環節。
截止目前,參與西安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的試點單位有151家,其中批發市場2家、農貿市場19家、屠宰場12家、外埠肉備案中心4家、大型超市61家、配送中心4家、團體采購單位49多家,分布在15個區縣及開發區。
公眾號上線的同時,西安市商務局也啟動了“西安市肉菜流通追溯宣傳周”宣傳活動。西安市商務局副巡視員安建勇說,希望通過宣傳讓消費者認識到可追溯的產品才更加安全,從而主動選購可追溯食品,主動索要購物小票,主動查詢追溯信息,發現問題時主動維護自身權益,促進形成可追溯產品暢銷、不可追溯產品不受歡迎的市場倒逼機制。
來源:西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