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8月25日晚,約500名參會者在桂林帝禾國際大酒店用餐,晚餐結束后眾人出現食物中毒癥狀。目前,主辦方收集到280余人食物中毒的反饋信息,其中其中252人到醫院就診。據桂林市衛計委通報,晚宴中的鹵味拼盤檢出沙門氏菌。高溫季節,細菌繁殖速度很快,水分含量高的熟肉制品如鹽水鴨、燒雞等,每過20分鐘,細菌就會繁殖一代。涼拌菜、鹵肉制品在無任何低溫和密封的環境下3-4個小時就可能發生微生物超標。
吃鹵菜為什么會中毒呢?
首先,冷菜貯存時間過長。由于就餐的客人較多,飯店(酒店)需提前幾小時將一些費時費工的菜肴加工好,等客人來了食用。這樣一來,富含蛋白質和水分的菜肴在高溫環境下貯存幾個小時,就很容易腐敗變質。
其次,在吃鹵味之前,基本都不會加熱,不少人都會從冰箱里拿出來直接吃,但是不管什么細菌,最怕的都是加熱殺菌。如果吃鹵味不加熱,里面的細菌就能輕松地進入嘴里,危險性自然就特別大。
最后,大部分致病細菌,都很喜歡二十多度到三十多度的溫度,所以在夏秋季節,細菌繁殖速度就非常快,吃鹵味的時候更容易吃壞肚子。
另外一方面,拋開細菌的因素,不少的鹵菜在制作過程中也加入了不少的添加劑。尤其是外面的小攤,他們不會控制食品添加劑的量,再加上有關部門難以監管,所以會存在添加劑濫用的情況,而這些添加劑過量后必然是對人體有害的。
如何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1、在冷菜原料采購、運輸、貯存、加工過程中,應減少污染因素,盡量使原料免受細菌污染;對于加工好的冷菜,更應避免污染。
2、對冷菜加工人員,應做好消毒工作,如對操作工人的口、手、足、頭、鞋、工作服、帽等,均應做好衛生工作。
3、做好防蠅、防蚊工作。
4、充分加熱,使原料和回鍋食品的中心溫度達70攝氏度以上。
5、盡量縮短存放時間。冷菜加工好到被食用的時間,較好不超過2小時。
6、對接觸食品的空氣、容器、設施等,應進行消毒。
7、控制冷菜加工量。如加工量超出設備產能,則易引發中毒事故。
來源: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