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認證”變“賣證”,“有機”變“危機”——誰為問題蔬菜披上了“有機”外衣

2024-05-06 17:28:54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8174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有機證書花錢就能辦、產品檢測環節存在漏洞、偽有機擠壓真有機……前不久,有機農產品認證中的種種問題被曝光,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不少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吃得到”,而是更加關心吃得是否安全,是否有品質。有機農產品認證亂象存在哪些原因?怎樣促進我國有機產業健康發展?記者為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亂象——有機認證存在諸多問題待解

銷售混雜、以假亂真、產地溯源不實、使用違禁化肥……當消費者來到超市購買有機蔬菜時,想的是花上一倍甚至數倍的價格,便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然而事實上,超市售賣的有機蔬菜套路重重,各種“李鬼”蔬菜讓人防不勝防,部分“有機產品”還被檢測出禁用農藥殘留。

那么,這些有問題的農產品是如何披上“有機”的外衣的呢?

記者在網上聯系了幾家聲稱能夠辦理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機構,均表示“只要我們接了,就會保證你通過,拿到證書”。

在記者問起如果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化肥農藥是否會導致檢測結果不合格時,業務員表示“我們這邊有技術人員幫您做資料”“都是到與我們協議合作的實驗室里做檢測,這塊是可控的”。

甚至其中有一家認證機構,連最基本的信息還沒有核實清楚,便直接回復“這個做下來要13萬元,不含外審員差旅食宿”。

消費者眼中代表著健康綠色的“有機”,在一些認證機構看來,變成了一筆可以洽談的買賣,對一些商家而言,也僅是一個能使產品賣價翻幾番的“標簽”,而商品質量如何并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現在,得到這個標簽甚至都不需要“認證”那么麻煩。記者通過電商平臺聯系到某標簽定制商家,在表示要在定制的標簽上加某“有機食品”的標志后,客服立即答應。

有機農產品亂象迭出,有關機構標準混亂,“認證”變成了“賣證”,“有機”變成了“危機”。這些亂象,不僅危害了農業標準化、綠色化發展之路,也讓消費者正當權益受到了損害。

一位從事多年農產品生產的企業負責人說,有機農產品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以次充好的產品進入市場,已經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福建信龍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有機農產品出口的大型企業,生產的食用菌需要經過400多項檢測,80%以上銷往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等地。公司副總經理邱小龍說:“國內市場上假有機太多,導致真有機產品生存空間不足,因此企業被迫去開拓國外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在我國,由于有機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少數認證機構操作不規范,部分生產企業誠信自律意識不強,監管職責不夠清晰,監管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有機產業健康發展。

因此,科學審視我國有機產業發展的問題,剖析其原因并理性地尋求解決之道已經成為管理部門、專家和企業的共識。

深思——亂象之果并非一家之過

為何有機農產品市場會出現上述種種亂象?問題的出現,讓業界專家和管理部門都陷入沉思。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對于有機食品的認識仍有誤區,產業盲目發展問題突出。“有機產品是個舶來品,民眾對有機概念的理解尚不到位,認識僅僅停留在食品安全層面,忽略了有機生產注重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多數生產者僅僅被有機產品的市場高價所吸引,盲目開展有機產品生產。有的地區在未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就做出了全域發展有機產業的決策,并對生產企業實施獎補政策。在市場發育不成熟、專業營銷相對滯后的條件下,目前有機產業盲目發展,供求關系不平衡,消費信息不對稱,造成許多企業難以盈利。”該人士說。

他分析指出,在此基礎上,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益,未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生產,以次充好,導致產品質量難以保證。部分生產資料供應方為提高有機投入品使用效果,隱性添加化學農藥和肥料,導致有機產品檢測不過關。同時,有機生產環節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導致一些有機生產企業面對病蟲害風險無計可施,只好繼續采用常規農業投入品和生產技術。

專家指出,部分機構違規認證、弄虛作假,監管職責不清晰,市場建設滯后等都是引發有機產品亂象的原因。

近年來,我國有機產品認證機構數量由2015年年底的24家猛增至目前的70余家,大多數認證機構存在業務少、盈利難的問題,導致了認證行業惡性競爭。部分認證機構為獲得認證業務,對企業實施“小包”“大包”等潛規則服務。同時,部分認證機構迎合企業需求,降低認證收費、執行標準,甚至通過給回扣的形式拉業務,導致行業亂象叢生。此外,咨詢代理機構的不規范操作也加劇了有機行業的混亂狀況。

“目前,有機產品專業營銷渠道和營銷平臺尚未建立健全,未對有機產品概念、品質和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和準確宣傳,加之盲目發展,導致部分有機產品供大于求,甚至出現產品滯銷或按照常規產品銷售的情況,沒有收獲優質優價的品牌效益。同時,部分商家存在銷售假冒有機產品的現象,進一步擾亂了市場秩序,說明監管部門的監管需要加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霍學喜說。

“我國農戶一般為小規模生產,分散化經營,在基礎原料的生產過程中,技術規程和標準差異化很大。”霍學喜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哪個部門進行食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化監管,都很困難,這也是農業和食品產業發展過程中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重視的一個基礎性問題。”

“農產品市場的優質優價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真正的好產品賣不出價錢,而那些按照標準進行生產的農民又不一定得到回報,投入和產出沒有一一對應,這便產生了有機食品的亂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

破題——制度監管立法均須跟上

不斷涌現的有機產業亂象不僅侵犯消費者的權益,更威脅著農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這個問題能否妥善處理,直接關系到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從而實現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大計。專家表示,農產品“有機亂象”問題亟待破解。

專家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前,國外有機產品認證從民間發起,主要以民間機構認證為主,包括營利和非營利認證機構兩種。80年代之后,許多國家政府開始介入有機產品認證管理,推行認證機構許可制度,由本國農業部門對認證機構進行審批許可。同時,部分國家還專門設立了官方認證機構,將有機產品認證公信力與政府主管部門監管職責緊密關聯,如美國農業部下設的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為美國唯一的官方認證機構,意大利、丹麥、泰國等國農業部也設立了官方認證機構。而我國有機產品認證采取開放式、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將認證業務定位于第三方中介服務,認證機構都是公司性質,缺乏政府主導官方機構的示范引領。

“針對目前認證機構小而散、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建議提高認證機構準入門檻,建立嚴格的入門審批制度,合理控制認證機構的數量。同時,鑒于有機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食品,涉及公眾的健康安全問題,消費者普遍認為認證質量與政府公信力密切相關,應鼓勵官方機構和非營利機構參與認證工作,并促進有機產品認證向公益化方向轉變,避免認證機構因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影響公正性。”一位行業資深專家說。

專家建議,在有機產品監管方面,應盡快出臺針對有機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明確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職責。建立統一的《有機產品認證風險檢測項目目錄》,規范有機產品和環境監測標準。加快有機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嚴格的市場監管,加大對假冒產品的打擊力度,凈化有機市場。在認證機構監管方面,應建立認證機構公信力、權威性考核評價公示機制,對違規失信的認證機構一經發現,立即淘汰。在認證環節監管方面,以發現問題為導向,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和抽檢的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和跟蹤監管,保障認證監管環節無死角、無漏洞。

“要改革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機制,優化監管戰略,這個工作目前還遠遠沒有做到位。”霍學喜說,這表現在以往監管制度和相關政策在新的物流方式和交易方式下的滯后。以電商平臺為例,買賣雙方可直接通過網絡支付系統和第三方物流進行交易,許多農產品可由產地直接運到消費者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便脫離了監管部門的監管,“因此,進一步整合監管資源,進行監管創新,滿足時代需求,這是十分必要的”。

“要解決有機農產品的亂象,還要解決生產的標準化問題。”李國祥說。而這種標準,不單單是制定層面的,更重要的是其可落實性和可操作性,這樣制定出來的標準才具有權威性,才不會被束之高閣。作者:李慧 鄭惠原

來源:光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認證”變“賣證”,“有機”變“危機”——誰為問題蔬菜披上了“有機”外衣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9久久777色|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99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