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連不斷的非洲豬瘟疫情打亂了我們生豬養殖市場的正常發展節奏,截止目前為止,農業農村部已經公布9起非洲豬瘟疫情。在遼寧省發生非洲豬瘟后,河南、江蘇、浙江、安徽相繼發生豬瘟疫情,已然在華東地區形成成片爆發的趨勢。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近期的疫情發展狀況:
8月3日發布,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區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8月16日發布,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某食品公司屠宰場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8月19日發布,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8月23日發布,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
8月30日發布,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9月2日發布,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古泉鎮、五星鄉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9月3日發布,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金壩辦事處發生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9月3日發布,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發生生豬非洲豬瘟疫情。
如果農業部的觀點確實可靠—之前發生的幾起非洲豬瘟疫情如果都有飼喂未經加熱的泔水的共性,則我們高度懷疑病毒來自于豬肉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排除國內有人偷賣豬瘟病死豬肉的可能性的話,則我們高度懷疑進口凍品豬肉攜帶病毒入境的可能性極高。
同時,在江蘇和浙江相繼爆發疫情之后,我們曾在第一時間嘗試提出過一個觀點,在水網相對發達的地區,疫情區域性成片傳播的可能性極大。從目前來看,江蘇、安徽和浙江疫情的發生狀況來看,這個觀點的可靠性在進一步提升。
我們總結了一下認為,根據國家疫情防控部門監測的情況看,前五起非洲豬瘟疫情,都發生在中小養殖場,并有投喂未經加熱的廚房泔水的共性(是否說明豬肉或豬肉制品中攜帶了病毒??或者就是凍品豬肉?進口凍品豬肉?)。同時根據后期的連云港、無錫、樂清、蕪湖及宣城疫情地點分布看,在水網相對發達的地區,疫情的擴散幾率似乎更高。因此我們總結認為:1)管理及防疫工作有欠缺的中小養殖場戶;2)使用未經高溫制粒的自制飼料或者泔水;3)進口凍肉消費量占比高的地區;4)在水網相對發達的地區,符合四者條件的地區養殖場,需要繃緊神經,嚴控疫情再度或蔓延性發生。
因此,在國內市場至今未能獲得傳染病源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嚴控來自疫區國家的進口凍豬肉,將會大大降低疫情風險。如果合法渠道進口的凍豬肉都經過了嚴格的檢疫程序,則非法進口渠道的凍品豬肉的嫌疑大幅提高。
往更廣域范圍說,非洲豬瘟的出現,我們認為,如果后期非洲豬瘟蔓延性擴散,將不僅會導致中國生豬存欄下降,豬肉價格大漲,同時將會加速中小散戶迅速退市,加速生豬規?;急鹊目焖偬嵘?,淘汰產能。但短期的市場陣痛將不可避免。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