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甬城街頭不少水果店多了一種鮮切水果的產品,有一些店則直接以此為特色開起了鮮切水果“專賣店”。將水果切開來賣,看似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在顏值營銷和互聯網+的助攻下四兩撥千斤,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
顏值不輸時尚茶飲店“鮮切專賣”
盡管水果店和水果超市已經遍布甬城的大街小巷,但鮮切水果店還是一個新鮮事物。記者在鼓樓的一家鮮切水果店里看到,柜臺上陳列著20多種水果,均放置在玻璃碗里。從最日常的西瓜、火龍果、圣女果、提子,到剛上市的柿子、橘子,再到網紅的芭樂、無花果、花姑娘,可挑選余地很大。除了鮮切水果,店里還有鮮榨果汁出售。
和一般的水果店不同,店里的裝修走的是小清新風格,顏值與其說是水果店倒更像是時尚茶飲店,因此受到年輕人喜愛。記者在店里的十幾分鐘里,不少消費者在消費完后都不忘掏出手機拍上幾張店里的美圖。
記者在店里點了一份堂食,一塊紅心火龍果、一塊哈密瓜、一小串葡萄、半個橙子,打折后一共17元,之后店里提供切片、拼盤服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的不同,添加梅子粉或沙拉醬。在就餐時,記者詢問了幾位在店里消費的顧客。“夏天出來逛街逛累了,來吃份水果挺好。這里的價格和一般店里的奶茶、水果茶差不多,不過比那些東西健康。”一位女性顧客告訴記者,之前在抖音上看到過這家店,覺得很有意思,環境不錯,體驗感也很好。
價格較一般水果翻倍,卻熱銷了一個夏天
事實上,不光是在實體店里,鮮切水果在線上的銷售更加出色。記者在幾個外賣點餐平臺上輸入“鮮切水果”的關鍵詞后,跳出來不少相關的商家。這些商家的鮮切水果銷量都不錯,最高的月銷售突破了2000份,一般的也有幾百份。
記者采訪了一家既做線上又做線下的水果超市,負責外賣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店里是今年2月就開始做鮮切水果配送項目的,不過真正的高峰還是在6月之后的“暑期檔”。“線上賣得最好的是西瓜鮮切,和由西瓜、哈密瓜、火龍果、獼猴桃組成的4拼果盤,每天大概有四五十份的銷量,雙休日是高峰,有時候一天就能賣掉近百盒。水果都是店里根據線上下的單鮮切現做的,一般30分鐘就可以送到客人手上。”
記者注意到,雖然幾乎所有商家都有優惠活動,不是滿減,就是搞特價。但細細算下來這些鮮切水果的價格并不便宜。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現在最常見的水果哈密瓜為例,在一般水果店的價格10元左右一斤,但鮮切后10元只能買到200克到250克的哈密瓜,鮮切水果店貴的則要二三十元半斤。即便是算上商家的折扣,依舊和正常的水果有較大差價。
宅一族成消費主力,有人擔心食品安全
從價格上看并不便宜的鮮切水果,卻在“宅一族”眼里成了寶貝。不少商家表示,那些因為一天勞累,到家后就不愿出門的人群,成了這種鮮切水果的消費主力。
在一家水果店里記者遇到了正在購買鮮切水果的市民姚小姐。她有每天都吃水果的習慣,多數時間是在網上下單,偶爾也會自己到店里購買。“晚上或者天很熱的時候不愿出門,手指動動就能收到切好的水果,太方便了。”
不過也有些市民表示擔心。“不知道制作過程怎么樣,是不是有衛生保障,而且一些水果會不會是快壞掉的才切片賣出來也不清楚,所以我是不太能接受的。”市民劉先生表示,由于自己是在醫院工作的,所以會比較注重這方面的問題。
來源:寧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