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凌巖
近日,關于“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可致人體腎衰竭”的傳聞在網上引起熱議。添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鹽到底有沒有毒?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
8月27日,鄭州市鹽業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回應,亞鐵氰化鉀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作為粉狀食物抗結劑在國內外被廣泛使用。只要在標準內合法添加,不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消費者不要聽信謠言。
食鹽里含的亞鐵氰化鉀,要分解需要400攝氏度高溫
國產食鹽并非第一次被“食鹽添加亞鐵氰化鉀有毒”的傳聞所傷。早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網絡上就曾流傳此類謠言,但先后被中央級媒體辟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攝入1.5毫克,按照這個量來推算,相當于你每天要吃150克左右的食鹽。而現在國家提倡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不超過6克。因此,在數量上遠遠達不到中毒的程度。
傳聞中說“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對此,專家表示,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釋放這種有毒的氰化物。如果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攝氏度下完成。平時,我們在家里做飯的時候,到200攝氏度的時候,菜就已經要燒焦了,根本達不到釋放氰化物的條件。
亞鐵氰化鉀是種合法食品添加劑,實為食鹽抗結劑
食鹽中,為什么要加入抗結劑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食鹽之所以會結塊,是因為食物打開后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受潮受濕就會結塊,而抗結劑就能防止食鹽結塊。簡單來說,抗結劑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食鹽的松散狀態,防止食鹽黏結在一起。
而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鐘凱表示,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據了解,目前我國制鹽行業在食鹽中添加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是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因此,食鹽安全是有保障的。此外,不僅在中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允許亞鐵氰化鉀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g20峰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國家一些大型活動上,使用的鹽也是市面上隨處可見的含有亞鐵氰化鉀的普通食鹽。河南省衛群多品種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朱大鵬表示,根本不存在特供鹽,只是生產工藝不同。
據了解,由中鹽皓龍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精制碘鹽就沒有含亞鐵氰化鉀,而是檸檬酸鐵銨。
朱大鵬解釋說,檸檬酸鐵銨與亞鐵氰化鉀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起到抗結晶的作用。除了食鹽,還廣泛應用在奶粉、咖啡粉等粉狀食品中。
來源:大河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