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酸菜魚店臟亂差,連外賣小哥都看不下去”的文章在網絡上熱傳,引起網友們對外賣食品安全的擔憂,也給外賣食品安全監管敲了警鐘。
網絡熱文中這家名為“我愛酸菜魚”的餐飲店,位于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13日下午,記者從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該局已對這家餐飲店進行執法檢查并作出4點處理措施,包括責令當事人停止經營活動、通知美團等外賣平臺將其下線、繼續展開調查并按《食品安全法》進行處理、如果繼續經營須取得證照等。
昨天下午,記者撥打這家餐飲店的訂餐電話15862561956,對方表示現在餐廳不營業、正進行整頓,至于今后是否繼續營業現在還不清楚。
記者從蘇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目前蘇州市主要有美團、餓了么兩個外賣訂餐平臺比較活躍,入網餐飲單位超過3.1萬家,每天送出的快餐約有十幾萬份。
“在網絡訂餐平臺上的商戶,都被要求在平臺頁面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蘇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安全監管處副處長倪乾良介紹,去年蘇州市各級監管部門共約談網絡餐飲服務平臺31次,檢查餐飲單位8254家次,督促整改587家,主動發現并責令下線無證照餐飲單位141家。但由于目前蘇州網絡訂餐平臺餐飲單位基數龐大,僅靠監管人員人工篩選比對,效率難以迅速提升。
今年初,蘇州啟動“安心外賣信息平臺”開發建設,其主要功能就是通過“網絡爬蟲”自動抓取比對,發現平臺餐飲單位是否無證無照、超范圍經營等,預計該平臺今年底將完成建設開始試運行。
專家介紹說,網絡平臺訂餐服務行業發展迅速,一個家庭廚房就可以提供快餐外賣服務,給餐飲業管理工作帶來很大挑戰。近兩年來,消費者這方面的投訴也比較多,但目前尚有許多監管空白,希望有關方面盡快制定可操作的辦法,對網絡外賣加強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何管好外賣快餐?許多地方進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建立餐飲業信息網絡公開查詢監督系統,除了將企業資質、量化管理等級、人氣指數、菜肴特色以及各類食材來源、價格、品質、日期等全部錄入,還把廚房里的制作過程進行全程網絡直播,同樣錄入信息系統。
倪乾良提醒,顧客在網絡訂餐前要關注商家資質、是否證照齊全,部分平臺已開始逐步公示食品安全等級,大家可據此擇優并參考其他消費者評價,選擇安全衛生的商家。盡量選擇距離較近的餐飲商家和經過熱加工的低風險食品,不點冷葷涼菜等加工時間難以確認又易變質的菜品,確保在食物加工后2小時安全時限內食用。
本報記者 陳雨薇 仲崇山
短 評 >;>;>;
保障外賣安全不能僅靠外賣員
近些年來外賣平臺迅猛發展,全國日活躍外賣員數量達幾十萬人。有的外賣員能接觸到后廚現場,其參與監督的“前哨”作用尤為明顯,北京、上海、吉林和陜西等地試點實行外賣員舉報獎勵制度。要讓這類試點發揮更大作用,還需完善舉報流程和保障機制。比如,加強對外賣員的培訓與引導,暢通外賣員舉報問題食品的渠道,落實有關獎勵政策,對采取舉報行動的外賣員加強保護,等等。
當然,保障外賣食品安全不能過于依靠外賣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一些商家利欲熏心,昧著良心將問題食品賣給消費者。監管部門要加強執法監督,對線上違規店鋪進行公示、予以下線等處理,對相關線下店鋪進行嚴肅查處,以此倒逼網絡餐飲店鋪和外賣平臺遵紀守法。有關部門還應積極引導商家簽訂自律公約,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保障公眾網絡訂餐消費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 楊 麗
來源:新華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