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0日,以“社會共治”為主題的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記者從該會上了解到,2017年中國餐飲市場的規模達4萬億,而且自2012年起,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年度增幅保持在10%左右。它也成為吸納人員就業的主陣地,2017年一年內增加近700萬人,目前約有3000萬人從事餐飲行業。
餐飲業不僅自己經濟體量大發展迅速,且日益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和青睞,具有明確的細分領域定位、復制能力強、運營輕、發展空間大,通過新技術、新工具、新模式增加收入的盈利模式,能夠引導和改變產業現狀的尤為走俏,如由喜茶在2018年4月的b輪融資中,就獲得了龍珠資本4億元的投資。
互聯網+是餐飲行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利好,自2013年至2017年來,中國外賣o2o市場規模每年增速均超過100%,2017年,外賣訂單總量增長158%。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外賣用戶的消費單均價也在不斷提升,美團外賣用戶的消費單均價從2015年的24元提升到2017年的42元。
2017年,共有112個與餐飲相關的項目獲得融資,資本市場對互聯網餐飲青睞更甚。2017年10月19日,美團點評獲得了由騰訊、the priceline group等對其餐飲平臺(含外賣業務)的40億美元投資,2017年6月2日,餓了么獲得了阿里巴巴對其外賣平臺的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美團點評副總裁張川表示,美團每天約有3億的訂單量,即大約有5千萬人將此作為自己的飲食方式,僅僅是大學生,每天就有300萬人會選擇點外賣。
但與此同時,餐飲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餐廳的快速迭代,“海量生殖,殘酷淘汰”目前成為餐飲店鋪生態的常態景象,據了解,雖然開店數連年上漲,但關店數也在成比例上漲,目前餐廳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
另外,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多樣,今年1月,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顯示,“90后”群體的餐飲消費比重,中餐廳占比僅有19%(總體人群中餐廳占比57%)。酒吧占比21%,蛋糕甜品占比25%,其余的品類占比35%。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嘗試多元飲食,也更注重用餐體驗的時尚性和獨特性。
餐飲行業廝殺艱難,要考慮的要素眾多,而同5時,網紅farine使用過期面粉、火鍋店使用“老油等原料安全事件,被曝光的海底撈、小龍坎后廚令人擔憂,黃記煌不規范的生產問題,這些現象表明,也許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是一條突出重圍的良好路徑。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副司長范學慧指出,目前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針對上述情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要明確食品安全責任,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時,他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聯合學校、社會組織、企業、家長等共同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進程,并充分發揮媒體和群眾的監督作用。
據了解,美團點評作為國內最大的餐飲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先后建立了“天網”和“天眼”等系統。通過智能檢索,系統會嚴格審核商家的資質,并分析用戶在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等平臺上的評價,繼而形成反饋機制,為政府部門抽檢提供幫助。最終,打造出一個“線上及時發現、推送預警,線下快速響應、高效核查”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體系。
為了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號召,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為了加強食品安全意識,多部門協力編寫了中小學食品安全與營養視頻課程,即將在北京的中小學校試點播出。
來源:經濟觀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