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
最近天氣悶熱,給寶寶及時補水無疑是媽媽心中的頭等大事。但很多媽媽不知道的是,在什么年紀,用什么工具喝水其實大有講究,這不但關系到寶寶顏值,還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和語言發育。
一兩歲的寶寶已開始出牙,總是叼著奶瓶、靠“口腔泵吸”的方式喝東西,很容易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向外突出生長,即“地包天”,此外,長期用奶瓶喝水,還可能會妨礙孩子口唇功能發育,造成口齒不清。而1歲以后是孩子牙齒發育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促進寶寶口腔功能,應訓練寶寶用水杯喝水。寶舅結合自身經驗和采訪專家建議逐一為各位寶親介紹:
6個月前,不建議單獨喂水。世界衛生組織提倡6個月以內的寶寶純母乳喂養,在6個月內不必添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在內。如果寶寶喝奶粉,可能會出現大便干結、小便發黃等“上火”現象,此時可用奶瓶適量喂水。
6~7個月,推薦奶瓶式訓練杯,就是那種帶奶嘴、有兩個把手的。在寶寶6個月大加輔食后,可以適當喂水,并訓練寶寶用手來抓握東西。寶寶能否自己拿住杯子不是很重要,有的寶寶要到一歲才能自己拿住,在此之前都需要家長幫忙。
7~10個月,推薦鴨嘴式訓練杯。用鴨嘴杯喝水時,寶寶舌頭的位置容易擺不正,所以作為過渡產品,這個時間不建議過長。
10~18個月,用吸管式訓練杯。使用吸管杯時,孩子的舌頭會前伸,舌頭和牙齒的位置更容易擺正,由于此時寶寶的自主抓握能力還不完善,建議使用防漏重力球式吸管杯,即使杯子放倒,液體也不會灑出來。但由于此時孩子已經長牙,會咬扯吸管,家長要根據吸管使用程度及時更換。
18個月以上,用普通水杯。最好是兩邊都有手柄的塑料水杯,以防燙手,盡量避免用玻璃杯或瓷杯,以免孩子自己用時摔碎后被扎傷。
杯子的更換是為了給寶寶提供一個逐漸適應敞口杯喝水的鍛煉過程。每個寶寶的發育和接受程度不同,還是要根據自家娃的情況,選擇適合的產品。
來源:河南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