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巴里坤湖邊,有一個銷售本地美食、牧民自制食品的小市場,這里是大多數景區游客必去的一個地方。市場里大部分是當地牧民自產自銷的駱駝奶、馬奶、酸奶疙瘩等食品。居滿今年47歲,她的木屋小店就坐落其中。
8月4日上午,在居滿的木屋小店里,買酸奶疙瘩、駱駝奶、牛奶馕等食物的游客絡繹不絕。酸奶疙瘩、奶酪每公斤90元,她一般包裝成100克一包零賣,這樣賣得更快。在6月,居滿做了60公斤干奶制品,如今已經快賣光了,“這些是最后一部分了,這幾天我得再做些了。”她指著桌子上兩包奶疙瘩說,她家養了5頭牛,是專門為了做奶制品養的。
居滿的牛奶馕也非常受游客歡迎,一天至少能賣出去20個,一個6元。每天早上,她5點起床打馕,然后來到門面經營,常常忙到晚上10點,但每晚數著掙來的一張張鈔票,一天的勞累就會煙消云散。
雖然在景區,但居滿店里的東西并不貴。小木屋是政府免費提供給經營戶的,不用交一分房租,也不交稅,所以即使賣得便宜,也能賺不少錢。7月和8月,每天居滿的純收入都在500元以上。“每年5月到9月經營,掙的錢足夠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了。”她說,2015年,巴里坤湖景區在進行旅游設施建設升級后正式向游客開放,居滿成了小市場最早的經營戶之一。
此前,居滿就是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丈夫種幾畝地、養幾只羊維持家用,自從居滿有了自己的小店,她賺的錢遠遠比丈夫多,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兩個上大學的孩子,學費、生活費都是她掙來的。
阿達力在市場里經營一個氈房,為游客做巴里坤美食。如今,他每天都能賺100多元。“肉抓飯25元一份,手抓肉90元一公斤,價格非常實惠。”他說,他的飯之所以便宜就是因為市場里建氈房的地皮是免費提供的,經營過程中也不用交任何費用。去年,他靠這個氈房賺了7萬元。
海子沿鄉黨政辦副主任努爾海拉提說,就業市場里的經營戶幾乎全是巴里坤湖邊海子沿鄉的農牧民。2015年,巴里坤縣在巴里坤湖附近建了8間木屋門面、13個氈房、23個鐵架攤位,全部免費提供給當地農牧民經營,而且水電費也全免。這項優惠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吸引當地農牧民參與到旅游業中,達到增收目的,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免除費用讓景區里的商品價格“親民”,吸引更多游客來景區消費,進而帶動農牧民增收,達到良性循環。
據了解,自5月以來,巴里坤湖景區已經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僅7月就接待了4萬人次。游客為就業市場的44位農牧民經營者帶來了豐厚收入。
來源:都市消費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