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物價局獲悉,由于在小麥生長和收獲的關鍵期接連遭受極端低溫、連陰雨、強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今年我省小麥赤霉病普遍多發,由此帶動小麥受災減產,全省小麥以畝均單產為338.17公斤創近5年來最低。
據省物價局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對全省15個小麥主產區126戶農戶的定點記賬調查顯示,今年全省小麥平均每畝單產為338.17公斤,較上年下降24.45 %。小麥畝產量系近5年來最低。
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氣候原因,我省部分麥區赤霉病增加,部分地方出現倒伏,小麥品質和千粒重下降明顯,由此帶動小麥畝產量下降,價格下跌,種植收益下滑。”
據悉,6月初我省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執行預案,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5元,較去年下調3元。整體看,調查戶每50公斤小麥平均出售價格為101.95元,較上年下降9.17%,創近5年來新低。
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受單產下降、價格下跌的不利因素影響,今年我省農戶小麥種植收益大幅下降,每畝小麥現金收益為228.52元,較上年下降339.30元,降幅59.75%;扣除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后的每畝凈利潤由盈轉虧,為-163.55元,比上年減少328.66元。
來源:中時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