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吃了隔夜冰西瓜,老人一截小腸被切除
本報7月30日訊 夏季吃冰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湘鄉市的七旬老人張建軍(化名)沒想到,因為吃了一塊在冰箱里隔夜存放的冰西瓜,被診斷為“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經緊急手術切除了已經壞死的長約70cm的小腸。
今天上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普外科的病房內,70歲的張建軍正躺在病床上打點滴。他告訴記者,7月25日晚上6點多,他散步回家,覺得又熱又渴,就把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一塊冰西瓜拿出來吃了。
吃下西瓜2小時后,老人突然腹痛,且疼痛不斷加劇,想著夜里看病不方便就一直忍著,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被家人送到當地醫院治療。2天治療后,病情沒有好轉,28日,老人被轉診到長沙市中心醫院。
入院后,長沙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雷志盛為老人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老人有近70cm長的小腸發生了充血、水腫、壞死、積氣積液,只能手術切除。
一塊冰西瓜為什么會導致切腸?雷志盛介紹,很多人認為冰箱就是安全的“保鮮箱”,在低溫環境下細菌不會滋生。其實如果存放方法不正確,食物攜帶的各種細菌也會在冰箱里大量繁殖。
如雞蛋和肉類有可能滋生出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8~24小時,起病急驟,表現為怕冷、腹絞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繼而發生腹瀉,一天幾次至十幾次或更多;蔬菜和水果有可能滋生出志賀氏菌,感染這種細菌后經過1-3天的潛伏期,會突然發病,出現發熱、腹痛、水樣腹瀉等癥狀。
雷志盛提醒,市民應該定期對冰箱里的食物進行清理,存放過久的食物應該舍得丟棄,并定時清理冰箱中的污物、做好冰箱清潔工作。新放入的食物應包裝好,注明日期,按保存時限的先后順序擺放、分類保存。
對于市民關心的西瓜放進冰箱要不要包保鮮膜這個問題,雷志盛建議不管包不包保鮮膜,西瓜都不適合放在冰箱長期保存,短時間還可以,時間長了一樣會細菌滋生。 ■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曾先華 朱文青
防暑攻略:
五類人及時預防
本報7月30日訊 近日來,湖南多地已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今天發布“防暑攻略”,呼吁容易中暑的群體及時預防。
嬰幼兒及兒童:幼童更需依賴他人的幫助來安排適宜的環境和補充水分。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制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此外要保證睡眠。
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身體機能可能無法有效地應對、處理高溫給身體帶來的傷害,身體對溫度改變的感知和響應會變得遲緩。
工作或運動強度過大的人:高溫時段,要縮短工作時間,加強個人防護,補水補鹽,注意休息。
慢性病人:這些人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這類朋友在防暑的同時,注意用藥請謹遵醫囑。
來源:三湘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