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甜多汁的番茄、香糯可口的四季豆、柔中帶脆的絲瓜……大熱天,顏值高口感好的各類蔬菜成了人們“輕飲食”的首選。然而你知道嗎,你打算用來涼拌的那只番茄,有可能是前一晚才從1200米的高山基地里被采摘下來的。這樣的高山蔬菜,正越來越多地涌向杭州市場,為杭州市民的餐桌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和美味。
另據杭州市商務委員會(杭州市糧食局)市場監測統計,與上周相比,本周豬肉供應量、蔬菜成交量均小幅增加;豬肉價格繼續上調,蔬菜價格和普通雞蛋價格均略有上浮。
高山蔬菜找準時間差直供杭州市場
這段時間,半畝鮮首席跑腿官李軒忙著在麗水“爬山”,龍泉、慶元、景寧和云和等地的山頭,他都去跑了個遍。促使他保持“天大熱人大干”強勁動力的,則是那些建在海拔1200米高山上的蔬菜基地。“我們計劃在麗水建立蔬菜采購基地,對每一個品類的蔬菜進行溯源和檢測,數據和收銀系統集成。”李軒說,“高山優質蔬菜當天被采摘送下山后,次日凌晨就能運抵杭州,以此保證菜品的新鮮。”
同樣越熱越忙活的還有臨安梅大姐農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梅慧琴。“梅大姐”蔬菜基地位于臨安龍崗的高山上,普遍海拔900米—1000米。“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區種植的蔬菜,被稱為高山蔬菜。”梅慧琴介紹,“和一般平地蔬菜有所區別的是,高山蔬菜的‘四季種植’時間會相應地提前或延后,比如春夏菜就略遲于平地蔬菜上市,而秋冬菜又早于一般蔬菜。”
正因為高山蔬菜的“錯時生長”特點,其與一般蔬菜的淡旺季恰好形成互補。每年7月至9月,當平地蔬菜供應進入淡季時,高山蔬菜尤其是茄果類蔬菜則進入了采摘旺季,9月以后,高山蔬菜中的葉菜種植占比會提高。梅慧琴透露,近來她每天要將30多個品種的高山蔬菜供往杭州市場,滿足市民不同需求。
肉蛋菜魚本周價格略上浮
來自市商務委市場監測統計數據顯示,本周蔬菜日均交易量3167.43噸,與上周相比增加6.77%。本周青菜零售價7.7元/公斤、大白菜4.2元/公斤、包心菜5.52元/公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5.05%、持平和上漲2.03%。
豬肉方面,本周市區豬肉日均供應量8244頭,與上周相比增加1.82%,白肉批發價日均17.75元/公斤,與上周相比上漲3.56%。本周條肉零售價31.42元/公斤、夾心肉28.72元/公斤、腿肉28.67元/公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0.61%、1.16%和1.2%。
普通雞蛋價格本周略漲,零售價格每公斤10.44元,與上周相比上漲0.38%。普通鴨蛋零售價格每公斤15.96元,與上周相比上漲1.46%。
家常水產品中,鯽魚、草魚和包頭魚的價格略有上浮,其中鯽魚(條重400克左右)本周零售價24.4元/公斤、草魚(條重750克左右)18.08元/公斤,包頭魚(條重1000克左右)19.37元/公斤,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0.16%、上漲1.06%和上漲0.05%;鳊魚的價格有所下跌,條重500克左右的鳊魚本周零售價22.03元/公斤,較上周下跌1.78%。
老杭州有句話:“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只金銀蹄”。今天起進入“二伏”,不妨喝碗雞湯,再配點清爽的蔬菜,健康度夏。
來源:每日商報 鄭煒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