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程培宣 彭茂銀
中國江蘇網訊 2018年是我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年,全市食藥監系統在透明共治體系基礎上,積極回應民生關切,突出重點領域治理,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創新開拓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服務效能,切實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塊放心肉工程”。圍繞豬肉監管源頭“兩證”電子化、中間配送冷鏈化、市場交易規范化的標準要求,加強部門聯動,深入查找治理肉品安全隱患和風險。通過整治,力爭實現外埠豬肉批發集中交易,外埠豬肉100%通過指定通道進入淮安市場銷售;外埠生豬定點屠宰場、外埠豬肉批發商100%網上備案;豬肉冷庫經營者100%持有營業執照,并通過市透明放心菜市場系統對進出冷庫的豬肉建立電子臺賬;豬肉銷售者100%憑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經營、100%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豬肉100%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動物檢疫相關規定。
“一籃放心菜工程”。今年,我市在2017年打造升級版透明放心菜市場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菜市場數據質量和檢測水平,推進“透明放心菜市場”建設,在品種上向豬肉、冷藏冷凍食品、水產品拓展;在方式上試點“基地+市場”“公司+農戶”模式;在檢測方式上試點推行第三方快檢。督促市場開辦者及入場銷售者全面履行法定義務,全面提升透明放心菜市場系統數據質量,實現肉菜攤位二維碼數據完整、“e票通”流轉正常。菜市場果蔬、豬肉攤位二維碼數據每天流轉正常;每個縣區在試點菜市場建立1個以上食用農產品基地直銷點;每個縣區建成1家以上市“十佳”菜市場、10個以上市“百優”示范攤位。
“一碗放心面”工程。通過開展“一碗放心面”食用面條專項整治,強化對餐飲服務經營者索證索票的監督管理,加強對餐飲服務環節面條加工經營的管理,嚴厲打擊制售非法添加問題面條的違法行為,在全市利用透明安全餐飲系統建成80家“一碗放心面示范店”,強化落實餐飲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促進淮安特色面條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行業發展。
“一桶放心油工程”。通過開展食用油領域集中整治,嚴格落實成品食用油生產經營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使成品食用油生產環節的生產行為、加工分裝行為、包裝標簽標識及包裝用材得到進一步規范,流通環節不再銷售散裝食用油,餐飲企業不再使用散裝食用油,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使用食用油的行為得到有力打擊。
“一套放心餐具工程”。通過開展餐飲具洗消和食品包材(快餐盒)的集中整治,促進全市食品包材市場規范經營,餐飲單位、餐飲具集中洗消單位嚴格按照餐飲具消毒規范和程序做好消毒工作,嚴厲懲處采購和使用不合格餐飲具及包材的行為,防控食源性疾病和其它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通過整治,實現集中洗消單位出廠餐飲具洗消合格率達到100%;食品包材(快餐盒)合格率達到95%以上;大型以上餐飲店、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自洗餐飲具合格率達到90%以上;中小型餐飲單位自洗餐飲具合格率達到80%以上。
“五個一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落實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擰緊責任螺絲,有效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極大程度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