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時,你是否還在擔心吃的是由雞肉、鴨肉等冒充的牛羊肉?涮火鍋時,你是否還在懷疑桌上的牛羊肉中被摻了假?目前,寧夏食品檢測研究院已經利用生物密碼破解牛羊肉及制品制假摻假問題。
從2013年起,寧夏食品檢測研究院不斷收到消費者投訴:市場上牛羊肉存在以次充好、制假摻假現象,但因當時實踐中缺乏切實可行的檢測手段,致使檢驗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為了讓消費者吃到真正的牛羊肉,寧夏食品檢測研究院查閱大量相關研究資料,進行了數百次實驗比對,確定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術比對基因序列,成功發現了牛羊肉制品中雞源、鴨源、馬源、驢源摻假成分,并于2014年實施《食品中雞、鴨源性成分檢測方法 實時熒光pcr法》和《食品中馬、驢源性成分檢測方法 實時熒光pcr法》兩項肉制品檢測的地方標準,填補了該檢測領域的空白。
據負責人岳苑介紹,數百次試驗,千余組數據,最終利用生物密碼破解了牛羊肉及制品制假摻假問題,有效解決了牛羊肉制品摻假難檢測、難識別、難監管的問題,可讓群眾放心、暢快地吃上真正的牛羊肉。
據了解,2017年,寧夏食藥局開展各類食品抽檢20401批次,合格率為99.1%。對于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啟動核查處置,根據風險程度高低及時采取下架、封存、召回、銷毀等處置措施,并且進行立案核查處置,構成犯罪的,依法依規及時移交公安部門偵辦,堅決防止出現以罰代刑的現象,對同一生產企業多批次不合格或同一問題反復發生的,從嚴從重處罰,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