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通過手機叫一份外賣成為許多人飽腹的便捷選擇。不過,餐飲外賣雖然便利,卻給環境帶來極大壓力,不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外賣餐盒,成為塑料垃圾污染的新源頭。
現狀:可降解餐盒難以滿足配送要求
在西安五路口萬達廣場上班的白領趙苗,每天的午飯基本都是靠外賣解決,一般兩份菜一份米飯,每個菜品除塑料餐盒之外,還有一次性筷子、勺子、牙簽、餐巾紙,有時商家還會贈送一份水果,一頓飯外包裝算下來就有六七樣。“看到那么多餐盒垃圾確實也有點愧疚,但是又沒有辦法。有些商家點餐時會有環保餐盒的選項,盡管多1元錢左右,但我都會選。”
“沙拉、披薩這類商品我們會采用錫箔紙餐盒,但是湯羹類還是要用塑料餐盒,這樣密封性比較好。”紅廟坡附近一家制作西式快餐的商家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外賣商家都會首選硬度、耐熱性、密封性更好的pp(聚丙烯)材質的餐盒,一些玉米淀粉制和紙漿類的餐盒,因密封性較差,并不受外賣商家青睞。
來自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處消息顯示,pp材質的餐具含有大量氯離子,如果焚燒處理會對空氣造成污染。西安市目前對此類垃圾主要采用填埋方式,但這種材質降解周期很長,盡管可以回收利用,但由于使用過后大多沾滿油污、回收利潤低,真正回收利用的并不多。
建議:鼓勵使用可回收餐盒進行配送
根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支付人口將超過7.5億,外賣滲透率在80%左右,這意味著6億人會成為在線外賣用戶。如果沒有有效針對外賣塑料包裝的環保管理措施,將給環境帶來極大壓力。
去年6月,美團外賣、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曾與多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綠色十條)》,其中包括“推動使用綠色餐具”的內容,并呼吁科研界為產業提供智力支撐,研發優質低價的可降解環保餐盒。不過目前,塑料餐盒仍然是大多數商家的首選。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餐盒”,不少賣家都是月銷四五萬單,而可降解的紙質餐盒大部分月銷量不過一萬單左右。
“不久前,全國首個外賣餐盒團體標準已經在上海正式實施,要求外賣行業采用生產技術較為成熟的淋膜紙碗取代塑料送餐盒,但是一方面受成本和實用性制約,另一方面由于該標準并非強制實施,真正執行該規定的商戶并不多。”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謝雨峰認為,要解決互聯網經濟時代出現的這種新的污染行為,不僅要從技術方面創新,也需要轉變思維。“比如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商家采用不銹鋼等可重復使用的餐具配送并進行回收,同時配套相關的約束機制,從制度層面進行規范,才能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報記者文晨
來源:三秦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