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辦的“乳鐵蛋白臨床前沿研討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此次研討會聚集了近20名國內權威營養學專家,分享了對乳鐵蛋白的前沿研究成果。
會上,發布了《乳鐵蛋白嬰幼兒健康效應專家共識》(以下簡稱《乳鐵蛋白共識》)。這是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首次發布針對嬰幼兒喂養中有關功能性食物成分的建議。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乳鐵蛋白是人類母乳中的核心活性蛋白成分。攝入一定量從牛乳中分離提取的乳鐵蛋白,有助于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對于孕產婦人群,乳鐵蛋白在缺鐵性貧血防治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乳鐵蛋白是轉鐵蛋白中的一種鐵結合糖蛋白,存在于人體的乳汁和各種分泌液中,而其在母乳中的含量最高。早在1939年,國際營養學界就開始了對乳鐵蛋白的研究,當時營養學家在牛乳中發現一種蛋白組分,其晶體呈紅色。后來,營養學家從人乳中將這一成分分離出來,并正式把這種營養素命名為乳鐵蛋白。近80年來,隨著對乳鐵蛋白的研究逐步深入,營養學家發現人乳中的乳鐵蛋白和牛乳中的乳鐵蛋白在結構上呈現高度的同源性,人乳和牛乳中的乳鐵蛋白分別由691和689個氨基酸組成,而氨基酸序列具有69%的同源性,同時,兩者的三級結構也十分相似,因此兩者在對人體的保護性功能上相似。進入21世紀,國際營養學界對乳鐵蛋白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國際權威的兒科營養會議上,針對乳鐵蛋白的相關研究受到了專家們的廣泛認同。
揭示母乳的奧秘,一直是嬰幼兒營養研究中的重要課題。為了緊貼國際嬰幼兒營養研究趨勢,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在2017年3月啟動《乳鐵蛋白嬰幼兒健康效應專家共識》項目。該項目由近20名國內權威的營養學專家組成專家組,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對國際和國內與乳鐵蛋白相關的嬰幼兒營養研究進行文獻收集與整理,并開展了多次深入探討,對共識的內容和循證依據的層次進行深入探討,由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彩霞教授執筆,最終形成了《乳鐵蛋白共識》。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保健學系主任、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教授在研討會上表示,攝入一定量從牛乳中分離提取的保持活性的乳鐵蛋白,可有助于降低嬰幼兒腹瀉等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對嬰幼兒生長發育起著積極作用。
汪之頊指出,乳鐵蛋白是母乳中的重要活性蛋白,母乳是嬰兒最好的營養來源。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兒近期健康,更對其成年后的健康有著長遠影響。對于母乳不足或不能純母乳喂養的家庭,在選擇母乳以外的喂養方式時,可參考《乳鐵蛋白嬰幼兒健康效應專家共識》建議,攝入接近母乳含量范圍的乳鐵蛋白。
母乳中的乳鐵蛋白的含量是多少呢?共識報告中指出,經過研究,早期母乳(即28天的母乳)乳鐵蛋白含量在0.44—4.4g/l之間,而鮮牛奶中乳鐵蛋白的含量只有0.02—0.2g/l。因此,非母乳喂養的嬰兒可考慮選擇乳鐵蛋白含量達到母乳中乳鐵蛋白含量范圍的嬰兒配方奶粉產品,應該會帶來一定的好處。
來源:中國食品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