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州網6月27日消息 6月26日,一場關于食品安全的六部門同臺大考在七里河區人大舉行。從校園食品安全到網絡外賣監管,從百姓餐桌安全防范到餐廚垃圾處理,從保健品督查到食品安全體系建立,跟食品有關的食藥、質監、環衛、工商、農林、教育等六部門負責人,集體接受24名人大代表的詢問和面對面打分測評。
從細節做起的食品安全
七里河區人大代表周春蘭率先將目光集中到校園食品安全。她說,近年來,各地學生在校內飲食問題上時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重視,食藥監管部門是如何協同教育主管部門履行食品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的?在處理和防范此類事件發生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首先,我們七里河區近年來從沒有發生過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七里河區教育局副局長王延軍說。他向常委會組成人員介紹,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三個重點是學校食堂、食材供應商和校園周邊商戶。而監管模式就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指示,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厲的問責。
人大代表靳強則更多的關注食品生產商。他詢問相關部門,目前全區有多少家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小作坊?如何開展有效的監管,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七里河區質監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七里河全區共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109家,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的單位61家。食品生產企業占蘭州市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近3分之一。特別是一些小作坊監管難度很大,為此七里河區質監局按照多次全覆蓋檢查、多批次抽檢全覆蓋、定期曝光食品違法行為、多部門聯合取締“黑工廠”的原則,確保食品違法行為得到及時的查處。
網絡外賣和保健品不能存在監管盲區
“如今,‘美團’‘餓了嗎’等網絡外賣深受年輕人的青睞,這些外賣食品的安全如何保證?”人大代表魏彩霞接著詢問。
七里河區食藥局的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每年都適時開展針對“餓了嗎”“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開展專項檢查,一是約談網絡訂餐平臺負責人,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教育;二是建立網絡訂餐監管檔案;三是與網絡訂餐經營者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同時,重點打擊未開展實名登記和資質審查、無證從事餐飲服務和使用假冒偽劣食品、無證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另外還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維護消費者食品安全知情權和監督權。
人大代表趙瑞霞的問題比較尖銳。
“一些商家以會議、講座的形式向老年人銷售保健品,有的夸大療效、有的將保健品作藥品宣傳。請問食藥監部門如何加大整治力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七里河區食藥局的負責人說,一些商家以“會銷”的形式銷售保健食品,存在多項違法行為,使老年朋友蒙受經濟損失,我們也深感痛心。為此,食藥局每年都開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及“隴原護老”等專項整治活動。一是聯合工商、公安等多部門開展食品安全“護老行動”,重點整治以“會銷”形式虛假宣傳銷售保健食品的行為,嚴懲不良商家。二是加強宣傳,消除誤區。工作人員進社區開展宣傳活動,讓老年朋友理性對待商家的保健食品促銷活動,不要輕信商業廣告夸大的宣傳,對自己不了解的所謂“高科技”產品,不要道聽途說、輕易購買。
三年專題詢問日趨“威嚴”的剛性監督
記者注意到,在近兩個小時的專題詢問環節,七里河區人大常委會12名組成人員分別發問,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各個方面。隨后,24名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11名基層代表,根據各職能部門的現場回答進行了打分測評,測評結果為31票滿意,4票不滿意。
“應該說,新的食品安全法實施三年來,確實為保護百姓餐桌,維護食品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各部門的食品監管工作也逐步到位。”一位基層代表如是評價。
七里河區副區長吳文山說:“這是高度關注民生,依法履行職權、創新監督方式的重要舉措,也是對我區食品安全工作‘疑難雜癥’的一次大會診,更是對我區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次鞭策和鼓勵。”
七里河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元平告訴記者,專題詢問作為監督“一府兩院”工作的重要方式,七里河區人大已經連續探索實施了三年。此前,分別對全區公安工作和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特別是公安工作專題詢問,常委會組成人員敢于對不滿意的工作說“不”,在滿意度測評環節,禁毒工作滿意度不足50%,促使區政府及公安分局狠抓禁毒工作,徹底摘掉了禁毒重點關注地區的帽子。通過兩年的探索實踐,我們的專題詢問工作流程更加完善,議題更加貼近實際,專題詢問工作也得到了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形成了良好的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有力地促進了相關工作的開展。
今年,七里河區人大常委會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專題詢問議題,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專題詢問,是區人大常委會著眼于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運用剛性監督手段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一項重要工作。(記者 邵其珍)
來源:蘭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