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從湖北宜城市王集農場獲悉,一個總投資10億元、年出欄生豬40萬頭的高層立體化養殖項目已經落戶該場。
該項目由襄大農牧有限公司投資,選址王集農場響水大隊槐樹大隊,占地400余畝,計劃分兩期,建設20棟立體化養殖樓,每棟15層高,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建設周期三年。
據王集農場負責人介紹,與傳統養殖業“遍地開花”的方式不同,該項目實行高層立體化養殖模式,具有占地面積小、土地資源要求低、環保配套集中等優勢,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按年出欄2萬頭生豬的規模測算,在不計算飼料倉庫、環保設施等用地的情況下,傳統養豬廠在豬舍上的用地就達到45畝以上,而立體化養殖模式僅用地1.1畝,占傳統養殖用地的2.4%。
樓房養豬近年來在各地興起,但一般樓房都不會超過6層,那么,15層高的高樓養豬你見過嗎?近日,有媒體從湖北宜城市王集農場獲悉,
那么,高樓養豬的好處及缺點究竟有哪些呢?
1、高樓養豬節省土地
高樓養豬,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哈爾濱有一個大型豬場,就用一棟二層樓來養豬,但是在那個人都難住樓房的年代,當時爭論很大,遇到困難也很多,后來這個豬場下馬了,但這可以說是樓房養豬的雛形。
到了21世紀,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養豬業也在追求“全進全出”、“集約化經營”的生產模式,但是受到土地的限制,一些養豬人又開始研究了,是否可以把“平面化”的豬舍布局變成“立體式”,用樓房來進行工業化養豬,于是黑龍江、浙江、河北、遼寧、福建等多地都出現了真正的高樓養豬。
那么,樓房養豬究竟能節約多少土地呢?我們來算一筆賬。比如一個萬頭豬場,它的建筑面積要6000㎡,占地面積要3~4萬㎡;而如果建設一棟4層樓房,建筑面積只需要1500㎡,減少4500㎡,豬舍間的隔離帶更是可以減少1~2萬㎡,也就是說,整個豬場的占地面積只需要1萬㎡就足夠了。
這里還有真實案例,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立體式養豬場——河北玉田縣的興田園生態農場,這座8層樓的豬場占地面積僅12畝,但是年出欄生豬10萬頭;如果按照常規的建設方式,起碼需要400畝到450畝土地。
2、樓房養豬能節省人力成本
樓房養豬真正進入養豬人視野的是在最近幾年,主要是由于環保的要求。一是政府對于豬場用地的審批近乎嚴苛;二是環保的投入越來越大、運行費用越來越高,而樓房養豬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糞污處理的面積,也便于集中處理。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提到的正大6層樓高豬場,就主要采用“高床發酵生態養殖”技術,可基本實現養豬污水“零排放”,還有臭氣控制工藝、負壓操作,豬場產生的氨氣可被回收利用。
另外,由于養豬業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招人難問題的出現,極大地增加了養豬成本。而樓房的結構構造,有利于安裝配備各種自動控溫、自動喂料、自動沖洗等系統,實現高度自動化和數字化,極大地降低人工成本。
3、樓房養豬又有哪些缺點?
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樓房養豬又有哪些缺點呢?首先很多人會想到成本的問題。福建農林大學教授修金生是樓房養豬領域的專家,他算到,目前有漏縫地板、糞尿自動分離,能夠實現機械清糞、機械通風、機械喂料的養豬場,土建造價是500元/㎡(土建指的是澆筑框架和樓板)。而樓房的造價是土建造價的兩倍,達到1000元/㎡。
另外,樓房養豬一般豬只密度比較大,豬群過于集中,如果通風措施做得不到位,會造成豬舍的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比較大,如果豬只一直在這種環境里生長,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還有,樓房養豬最好有一定規模,能實現全進全出,從源頭上防控各種疾病。
還有當前國內缺乏豬場設計方面的人才,很多樓房養豬,只能請外行來設計,沒有考慮到豬只的生長習慣,結果往往會出現問題,影響生產成績,給豬場帶來損失。
4、樓房養豬適合哪些豬場?
從上面這些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樓房養豬比較適合土地資源緊張、環保要求高、人力成本高的區域,另外,樓房養豬適合老舊豬場改造,比如你的豬場基本配套措施都比較完善,但是又想擴大規模,周圍又沒有足夠的土地,這時你就可以把老舊豬舍進行升級改造成高樓,或者在周圍的地方建高樓,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附屬設施的投資。
來源:湖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