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記者從阿拉山口海關獲悉,1至5月,阿拉山口海關檢驗檢疫動植物及其產品2888批,有409批不合格動植物產品,檢測出有害生物80種5376次。其中,有7種、截獲次數48次《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規定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包括匍匐矢車菊、法國野燕麥等,其余為一般性有害生物。
“所有入境的動植物,例如昆蟲、雜草等都要在這里進行人工初檢和實驗室初檢。”阿拉山口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動植食品紡織實驗室副主任李蘭說,目前,他們正在對近日從哈薩克斯坦進境的小麥進行檢測。
據阿拉山口海關動植食品檢驗檢疫監管科主任科員何伊寧介紹:“近幾個月,我們從進口的葵花籽里檢出了向日葵黑莖病,這種有害生物主要是危害向日葵的莖葉、花瓣,會造成向日葵減產甚至絕收;從紅花籽里檢出菟絲子,菟絲子會使園林植物患上‘癌癥’,難以鏟除,它纏繞在觀賞植物上,極易造成觀賞植物死亡。對于這些有害生物,我們都加強了監管,在這些貨物換裝、運輸時進行全封閉處理,運送到指定場地進行處理 ,產生的其它殘留物,采取焚燒無害化處理。”
記者了解到,截獲的有害生物種類種次較多,主要原因為中亞國家的小麥、葵花籽、紅花籽等植物產品種植缺乏健全的管理和檢疫模式,以粗放種植方式為主,采收時除雜工藝較落后,同時檢疫處理能力較弱,不能完全杜絕貨物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
來源:亞心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