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肉不歡的市民來說,這些天,豬肉的價格有點喜人。如果挑準時機,會砍價,市民就能在一些農貿批發市場,以7元一斤的價格買到豬肉。為什么豬肉會跌至“白菜價”?業內人士說,這可能與豬肉供應量增多,供大于求有關,再加上肉類產品變多,市民的選擇也變多,豬肉的價格也因此下降。
豬肉是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知從何時開始,市民開始對豬肉有些不太感冒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現在市民都不愛吃肉了,以前過年每家都要買50斤豬肉,如今只買10多斤,平常一般買2斤左右。”
一邊是購買意愿減弱,一邊是供應量持續增長,市場供大于求,進一步導致豬肉價格下跌。省畜牧水產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活豬出欄均價15.61元/公斤,目前已下跌到10.2元/公斤。上周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其中,五花肉零售均價23.97元/公斤,下降2.24%,鮮豬肉零售均價22.33元/公斤,下降1.06%。
現象豬肉價格近10年來最低
“肉多少錢一斤?”“8塊。”
“這幾斤我都買了,便宜點。”“7塊5。”
“7塊賣不賣?”
“好吧,關門生意。”
5月20日下午3點多,長沙市民粟先生與長沙市紅星農貿批發市場內的一名豬肉店老板討價還價后,最終以7塊錢的價格買了數斤肉。記者從省商務廳公布的市場監測數據中獲悉,上周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其中,五花肉零售均價23.97元/公斤,下降2.24%,鮮豬肉零售均價22.33元/公斤,下降1.06%,精瘦肉零售均價27.25元/公斤,下降0.44%。
“這是近10年來出現的低價。”省畜牧水產局畜牧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一次豬周期出現在2014年,當時全省活豬出欄均價在10.56元/公斤,最近活豬出欄均價突破10.41元/公斤。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來,豬肉價格跌得有些離譜。1月中下旬以來,活豬價格持續下降,2月第四周活豬價格比前一周下跌6%,創近10年來最大單周跌幅。“此輪生豬市場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原因是不斷釋放的產能遇上需求不振,導致供需寬松。”湖南省沙博安五季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田說。
影響“養一頭豬要虧損近200元”
豬肉價格下跌,直接影響養殖戶的收益。“一頭豬要虧損近200元。”從事生豬養殖30多年的湘潭市師山養殖場老板陳海德無奈地說,以1斤豬需喂養2.5斤飼料計算,一頭300斤的豬光飼料費就需要1300元左右,現在活豬出欄價才5元多/斤,一頭豬要虧損近200元,還不包括人工等費用。
受全國生豬存欄增加等因素的影響,玉米(1776, 3.00, 0.17%)、豆粕(2948, -4.00, -0.14%)等飼料原料價格卻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據調查,目前玉米均價為2120元/噸、同比上漲9%,豆粕3700元/噸、同比上漲5.7%,全價飼料價格較年初每噸上漲200元以上。
受此影響,生豬價格已連續8周低于盈虧平衡點,每頭生豬虧損高達300元以上、仔豬虧損50元至100元,部分養殖場(戶)存在壓欄惜售的現象。面對當前豬價低迷,陳海德說,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止損,對母豬實行計劃生育,減少配種等措施來拉長生育周期,當豬達到100—112公斤的時候就必須出欄,“我們今年已虧損了4萬多元了,現在以6.15元/斤拋售了100頭豬”。
分析
供應增加等原因致豬肉消費不旺
為何豬肉會出現“白菜價”?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5月至今年2月,生豬養殖進入了歷史少有34個月的超長盈利階段,一些大型養豬企業快速擴張,還有不少中小養豬場戶購買大企業的出欄肥豬進行二次育肥,加上生產效率提升等因素,豬肉上市供應量明顯增加。消費方面,受人口老齡化、動物產品消費多樣化等因素影響,豬肉消費不旺。
從需求來看,上半年是畜產品的消費淡季,加之肉類產品需求彈性不斷增大,豬肉消費占比呈現下降趨勢。同時,肉類食品不斷豐富,2018年第20周(5月9日至15日)湖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情況顯示,豬肉價格下降,牛肉、羊肉價格均上漲。
來源:瀟湘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