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皖產區新麥即將收獲上市,陳小麥因“質差價高”需求不斷萎縮,國家臨儲麥成交明顯降溫。在蘇皖麥市結構性矛盾仍較明顯的情況下,2018年新麥產量和質量對市場格局的影響非常關鍵。
因新麥具有質價優勢,今年新麥上市后用糧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將較高,新麥使用比例和儲備補庫數量將增,糧庫等主體托市收購心理預期較強。
蘇皖新麥生長步入關鍵期
截至5月上旬,主產省一類苗比例分析結果顯示,江蘇高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安徽低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自4月中旬以來,蘇皖地區小麥陸續抽穗揚花,加之降雨天氣增多,小麥赤霉病呈暴發流行態勢,但整體防治情況較好。
隨著蘇皖地區麥價持續下降,近期麥價整體圍繞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區間波動,小麥品質間市場購銷格局分化仍較明顯。隨著持糧主體庫存糧源大量銷售,國家臨儲小麥成為糧源供給有效補充。由于蘇皖地區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下降,加之面粉企業主動降低小麥庫存量、壓縮小麥市場采購需求,蘇皖地區麥市購銷較為清淡,麥市貿易機會較少。
隨著庫存糧源數量的減少,近期儲備小麥輪出力度下降,小麥成交按質論價,市場主體將關注點轉向新小麥收購。據市場監測,截至5月中旬,江蘇連云港小麥凈糧進廠價2440~2460元/噸,安徽亳州譙城區小麥凈糧進廠價2460~2480元/噸。
蘇皖陳麥成交將“降溫”
由于面粉企業小麥加工需求疲軟,加之主產區新小麥即將收獲上市,國家臨儲小麥“降價”提振效應逐步弱化,蘇皖地區國家臨儲麥成交量趨降。據統計,自4月下旬以來,江蘇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16.5459萬噸,實際成交量31.8613萬噸,平均成交率27.34%,周度成交均價2374~2377元/噸,周度成交量由4月25日的14.4998萬噸持續下降至5月9日的7.3703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206.3536萬噸,實際成交量32.7965萬噸,平均成交率15.89%,周度成交均價2486~2489元/噸。
安徽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55.7724萬噸,實際成交量17.2711萬噸,平均成交率11.09%,周度成交均價2378~2388元/噸,周度成交量由4月25日的6.0461萬噸下降至5月9日的4.9928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213.8851萬噸,實際成交量29.1122萬噸,平均成交率13.61%,周度成交均價2498~2499元/噸。
預計后期隨著蘇皖地區新小麥陸續上市并被加工使用,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情況將降溫,“去庫存”進程將明顯放緩,部分地區新麥收購面臨的倉容壓力較大。據統計,上年自蘇皖地區新小麥收獲上市至夏糧收購結束(9月30日),江蘇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019.8966萬噸,實際成交量僅為2.3501萬噸,平均成交率0.23%,周度成交均價2460~2540元/噸;安徽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131.3195萬噸,實際成交量僅為4.5464萬噸,平均成交率0.4%,周度成交均價2445~2500元/噸。
蘇皖小麥南下流通量少
南方銷區面粉企業開工率持續處于低位,制約小麥整體需求,加之使用進口小麥意愿較高,且銷區儲備小麥持續低價輪出,這使得蘇皖小麥需求遭受明顯擠壓。5月4日,廣東汕頭市儲備糧有限公司委托銷售2014年產小麥7352噸,成交量6655噸,成交率90.52%;拍賣底價2190~2210元/噸,底價成交。5月7日,廣東省2013年產美2號軟紅冬小麥投放量17.2142萬噸,實際僅成交0.1041萬噸,成交率0.6%,成交價2390元/噸。
受小麥現貨市場購銷平淡影響,沿海糧運市場貨運需求清淡,但成品油售價持續大幅上漲,提高了航運成本,推高海輪運價。截至5月上旬,江蘇靖江安寧港至廣東3000噸級船運費在75元/噸左右,5000噸級船運費70元/噸,至福建5000噸級船運費在55元/噸左右。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